中國為發展旅遊業付出多大代價?
儘管一再被批評破壞自然環境,中國湖南省張家界在建成世界最高的「天梯」之後,最近仍要建亞洲最長、世界第二的遊覽索道。在中國這塊十三億人的土地上,如何在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兩者間如何取得平衡,已經出現很大的問題。有學者對中國現時面對過度旅遊及旅遊業帶來環境破壞的問題,感到非常憂慮。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區可謂舉世聞名。張家界森林公園於1982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產委員會於1992年將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頒發的遺產證書上有「列入此名錄說明此文化自然景區具有特別的和世界性的價值,因而為了全人類的利益應對其加以保護的字樣,這也說明瞭張家界在全世界的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
但到了1998年,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名勝區卻因存在大量粗製濫造的人工建築,被聯合國遺產委員會官員提出了「武陵源的自然環境已經像個被圍困的孤島,侷限於深耕細作的農業和迅速發展的旅遊業的範圍內,其城市化對其自然界正在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這樣的警告,並限令在2001年國慶後全部拆除。
前中國總理朱鎔基於2001年視察當地時,也發現風景區內因為城市化和商業化而破壞了自然風貌,當時他就批評「把「人間仙境」變成了「天上人間」(歌舞廳的名字)。
為了拯救張家界自然遺產,當地政府決定:5年內將景區內近34萬平方米的「山中小城」、「天上街市」等違章建築物全部拆除,僅此一項,耗資多達3億多元,而武陵源一年的稅收僅有1000多萬元。
不過,有關當局似乎並未因為之前的連串事件而明白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據《江南時報》2003年5月26日報導,儘管一再被批評破壞自然環境,中國湖南省張家界在建成世界最高的「天梯」之後,最近仍要建亞洲最長、世界第二的遊覽索道。
天門山海拔1438余公尺,是張家界市的一大旅遊景點。當地政府為了「讓遊客觀賞、輕鬆兩不誤」,有關部門決定投資1億8000萬元人民幣修建一條索道直到山頂。此前,張家界市多項涉及風景區的建設,都引起爭議,例如深入武陵源景區的觀光小火車,就一直遭到許多學者批評;另外,2002年10月,「世界第一」的張家界「天梯」,更是大受專家學者的指責。
由於旅遊業一度被認為是「無煙工業」和「朝陽產業」,因而受到世界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再者,旅遊業一般能夠即時改善當地人民的生活,所以在旅遊景區附近的居民,在發覺有利可圖之後,都會大力「發展」該地區,盡量利用地區特有的資源,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吸引最多遊客。
專門研究「可持續發展」的英國薩裡大學(University of Surrey)旅遊學教授理查.威廉.巴特勒(Richard William Butler)最近在澳門指出:「每個地方也有它的生命週期,一個地方最初吸引小量遊人到訪,遊人對該地方不會帶來什麼影響。當遊人逐漸增加的時候,當地居民便會加入,與遊客產生互動。當發展愈來愈快而人們又缺乏遠見,破壞便會隨之而來。」除了當地居民的發展會帶來破壞外,遊客本身對旅遊景點的期望,以至當地居民盲目地加以配合,也會加劇旅遊業對該地區的破壞。
人民網於2005年1月18日報導,雖然廬山有「世界文化遺產」的「黃袍」在身,但遊客還是不買它的賬,有的問題還是要提:到廬山到底能玩到什麼?就連廬山的導遊都說,廬山的確沒有太多好玩的地方,「吃、住、游、購」這幾點旅遊特色因素,廬山只佔了「游」一個字,「吃」有問題,「購」也有問題,「住」就更不用提。
遊客對廬山抱了不設實際和不合理的期望,認為一個旅遊區必然應有盡有,就連在山上也期望「吃、住、游、購」一應俱全。當地人為了配合遊客的期望,便很可能將廬山的真面目改變,令廬山成為一個遊客心目中的「旅遊景點」。根據人民網的報導,廬山建了許多山莊和別墅,而且還建在「風水」很好的山腰水前,依山傍水。老闆們是有錢賺,但廬山景區卻遭到了破壞。
巴特勒教授嘗試解釋這些短視的經濟活動,他說:「經濟發展幾乎成為每一個社會、每一個市民的首要考慮,當一個地方的遊客愈來愈多,人們便會包裝當地成為一個旅遊景點,把自己生活的社區當作商品出售。假如長期缺乏完善有效的管理,這個地方的情況只會一直差下去,失去原來的吸引力,也沒有人會再到這個地方旅遊。」
由於旅遊業為地方帶來壓力,「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於20世紀80年代提出了「生態旅遊」的概念,世界銀行環境部給「生態旅遊」下的定義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區去瞭解環境的文化和自然歷史,它不會破壞自然,而且它會使當地社區從保護自然資源中得到經濟收益。」為保護自然資源和生物的多樣性,維持資源利用的可持續性,實現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是當前中國旅遊業之急。根據聯合國對「可持續發展」的定義是,這種發展在保護一切發展所依賴的環境資源的同時,能夠確保當代人和子孫後代的經濟利益。然而,中國現在的發展,正正就是缺乏可持續發展的遠見。
旅遊業為一個地方帶來的壓力,往往比我們想像的大很多,巴特勒教授說:「一個地方由最初開發到後來遭到破壞的速度已經愈來愈快,旅遊週期也愈來愈短。根據我的觀察,現時一個地方的旅遊週期最多隻有二十年,如果我們不正視這個問題,我們將來只能夠去一些偏遠和交通不便的地方,例如蒙古和南極州。」
巴特勒教授提到一個很實際的問題,發展中國家例如中國的人民教育和文化水平較低,所以旅遊業的發展,似乎必然與環境保護帶來衝突。他說:「由於發展中國家的人民較窮,他們看見發展旅遊業有利可圖,更可改善當地的生活,所以大多數居民都會參與旅遊業,但是,長期缺乏計畫的旅遊發展,加上游人愈來愈多,便會為當地帶來壓力,最終可能會令環境不勝負荷,過度開發令當地失去原來的吸引力,遊客便會大幅減少,環境破壞亦不能逆轉。」既不能阻止發展中國家的人民改善生活,他們的質素又沒可能一下只提高,認真攪「可持續發展」,最終只能眼巴巴看著他們對環境進行肆意的破壞,所以巴特勒教授對中國的情況感到很悲觀。
中國許多有自然價值的地方,都被人工化、商業化,令其失去原來的面貌,在張家界和廬山蓋房子,雖然能夠令當地人得到即時的收入,但是,巴特勒教授希望大家明白:「只要有錢,每一個地方也可以興建一模一樣的主題公園,例如迪士尼樂園,但是,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富士山和一條萬里長城,因此,政府、市民和營商者都應該明白,只有保持自己特有的景色和歷史遺產,才能比其他地方優勝。」
亞洲時報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