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續發生221次餘震 房屋倒塌民眾逃生(圖)




臺灣宜蘭地區6日凌晨連續發生地震,至7時20分,接連發生8次規模在裡氏4.2級至5.9級的地震,地震中央為北緯24.67度,東經121.85度,屬於近距離的淺層地震。

  第一起地震發生在2時59分,規模為裡氏4.2級;3時06分和3時07分分別發生兩起5.9級地震;此後又發生了5次4級以上餘震。臺灣「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專家指出,由於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板塊發生碰撞,才導致這一次地震發生, 2時59分是前震,3時06分和3時07

  分為主震,後面接連幾次都是餘震。劇烈的搖晃,使臺灣北部許多民眾從睡夢中驚醒。「氣象局」不排除未來還會有規模5級以上地震發生。據新華社臺北3月6日電

  威力相當於0.4顆原子彈

  晨報訊據廈門日報報導,「臺灣地震測報中心」表示,從昨天凌晨2時59分到昨天上午11時02分為止,全臺共連續發生8次有感地震。凌晨2時59分首先發生規模 4.2的前震,最大震度為宜蘭蘇澳的三級;接著3時06分發生第一次主震,震央位於宜蘭蘇澳站北方6.2公里,剛好是陸地和海岸線交界處,地震深度只有 8.5公里,地震規模達到5.9級,各地最大震度為宜蘭縣五級、花蓮縣及臺北縣為四級,桃園縣、臺北市、基隆市、花蓮市都達到三級。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3時07分在宜蘭蘇澳站6.9公里,發生第二起規模5.9主震,地震深度為7公里,最大震度為宜蘭縣五級,花蓮縣、臺北縣四級,臺北市、臺中縣等地有三級。主震發生後一個小時內,連續發生三起規模在4級或5級以上的有感地震。清晨5時06分、7時19分又各發生一次規模4級以上的餘震,11時02分又發生第8次規模4.5級的有感地震。截至昨天上午11時,小規模餘震共發生了約221次。

  氣象部門表示,由於地震深度較淺,昨天的主震震動時間長達69秒,相當於0.4顆原子彈威力。

  許多民眾連夜裹著被子逃生

  由於5日晚寒流來襲、氣溫超低,很多人都早早入睡。地震發生後,劇烈的搖晃使臺灣北部民眾從睡夢中驚醒。主震發生地宜蘭地區的許多民眾裹著被子逃生。一名高中生從2樓跳下造成腳踝扭傷,另一名婦女因驚嚇引發心臟病。人們不敢留在家中,紛紛聚集到街頭,有的還舉家開車到空曠地點避難,一時間,宜蘭地區一片混亂。

  在震央附近的宜蘭至少造成4名民眾受傷送醫,還有自來水管爆裂、近十棟房屋建築受損、圍牆倒塌等災情傳出。

  在一個地震序列中,最大的地震特別突出,所釋放的能量佔全序列能量的90%以上,這個最大的地震就叫主震。而在一個地震活動序列中,90%以上的能量主要由發生時間接近、地點接近、大小接近的兩次地震釋放,就叫雙主震型地震。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