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個企業家領導中國企業走出去

中國民營企業家在國際資本市場中日益活躍,越來越多在大陸以外交易所上市,而且表現卓越。

  儘管中國企業「走出去」並不新鮮,但是部分民營企業家表現或許讓海外投資者不容忽視。

  財經研究公司「歐萬利」(Euromoney)昨天發布其第二份《胡潤資本控制50強》研究報告。50位上榜的中國企業家總共控制了86家上市公司和(人民幣,下同)3053億元(611億新元)的流通市值。

  雖然他們控制的上市公司數量僅比前年多了四家,可是所控制的流通市值猛漲了83%。

  馬明哲控股的平安保險流動市值達373億元,成為報告中大陸以外市場中最大的中國玩家;現年31歲的盛大網路創辦人陳天橋則以市值248億元居第二位。

  許多企業家的公司也許未能名列前茅,但市場表現不俗。例如盛大網路在紐約自動報價股市的表現比平均水平高出260%,是海外上市的中國企業當中表現最佳的公司。康健的網路遊戲公司、海虹控股的深圳市場表現也比平均水平高89%。

  排行榜反映了中國民營企業積極「走出去」的強烈趨勢。與2003年相比,這些上市公司所在的交易所比重,從原先的內地為主變成國際為主。國內上市公司數目從53下降到42;香港上市公司從24家增加到33家;紐約自動報價股市上市公司也從3家增加到7家。

  在中國國內的流通市值所佔比例從2003年的54%降到19%,而香港則從26%激增至60%。

  目前中國大陸企業的資本只有4%在國內交易所融資得來,其餘的通過銀行貸款或其他渠道籌集。歐萬利(中國)總裁的胡潤(Rupert Hoogewerf)受訪時說,國內企業急需進入海外資本市場,50強的故事正包含了進軍海外資本市場的竅門。

  他舉例說,因公司改制而產生的「職工持股會」為好些企業家提供了把原國有企業「佔為己有」的台階;像平安保險的馬明哲、聯想的柳傳志、海爾的張瑞敏,魏橋紡織的張士平、大眾交通的楊國平等均通過這個途徑成為控股人。

  職工持股會是公司改制過程中而設立的一種信託組織。持股會的員工作為公司股東之一,同其他股東一樣享有股東權利。馬明哲就是通過平安員工持股會,採取精明的投資戰略,從一名國企員工晉升為平安保險的大股東。

包括三位老闆

公司在新加坡上市

  今年有22個人新上榜,入榜門檻也從前年第一批50強10億元,增長到去年的19億元。這50強當中包括三位新加坡上市公司老闆,他們是明金星(大眾食品)、榮克敏(金迪生物科技)和葉韋晨(聯合食品),分別排名第8、第33和第50名。

  榮克敏的廢水處理公司市值32億元,在新加坡表現乓歟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