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陽走了,寫幾句話送送他老人家

中國改革開放作出巨大貢獻的中國共產黨前總書記、前總理趙紫陽去世了。對於經歷過1989年那場驚天動地民主運動的人,這是歷史。歷史不是某個人、某個黨別有用心的教科書。教科書可以隱瞞、篡改,人的天理、良心、時間、空間卻在記錄著一本真實的歷史。

這不,今天是2005年1月20日,「加拿大隊」貿易團在總理馬丁帶領下正在中國訪問,期望能弄點大合同,在中國經濟「大蛋糕」中分上一份。然而,上午9時的CBC(加拿大國家廣播公司)電臺節目,討論對華貿易與人權話題時,主持人先播放了一段錄音:那裡麵人聲鼎沸,伴隨著陣陣的槍聲──不錯,那是1989「六四」時刻「英雄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殺入北京城,血腥鎮壓和平呼籲民主、法制、清除腐敗的學生平民百姓的錄音! (博訊 boxun.com)


這也是歷史,卻不是中國共產黨告訴人們的歷史,而是他們千方百計、裝聾做啞、每當被西方記者問起,一定含含糊糊、或顧左右而言它、或不顧良心感受一定用 「黨中央已有結論」搪塞過去,過後心裏一定痛罵這幫西方記者「那壺不開偏提那壺」,次次逼得國務院新聞發言人昧著良心打官腔。人說謊會心跳過速、兩手一把虛汗,多損害健康啊。

不錯,靠著數千萬廉價的農村勞動力,追求利潤的大量國際資本輸入和不顧資源環境的掠奪性開發,中國經濟在過去的15年中取得了巨大的變化和發展。然而,這不是一種「可持續經濟發展」。

從自然資源和環境角度,對中國的未來,筆者同《老井》作者鄭義一樣持悲觀的態度:人口增長在繼續,自然資源在迅速枯竭。

從社會和政治制度角度,筆者對中國共產黨的統治壓根兒就沒抱任何信心和希望。在CBC節目談到中國經濟發展和人權關係時,一位學者說了幾句很好的話,「沒有民主,人民的權利沒有保障;沒有獨立、公正的司法制度,企業和個人的權益隨時會受到侵犯;而沒有(思想、言論)自由,一個民族不會有真正和持久的創造力。」

14歲的女兒正在學習世界歷史,其中一篇談俄國革命提到「Bolshevik(布爾什維克)」和「Menshevik(孟什維克)」的鬥爭,女兒不理解為什麼一家分出的兩個黨後來如此血腥地消滅對方,我告訴她,這大概要從當時的歷史情況和共產黨的本質去理解:共產黨從來不相信妥協,當初為追求一個自以為人類社會最高的理想,它不惜犧牲多少人的生命;現在,那個理想早就被證實是個大泡沫,剩下的僅僅是對權力的控制和對失去權力的恐懼,然而,沒有變化的是:為此它依然不惜犧牲多少人的生命!就像1989年「六四」那樣。 歷史不會忘記:在1989年「六四」前夕,一個老人終於掙脫了「黨性」,恢復和高舉起偉大的「人性」,走到天安門廣場,走到人民中間,呼籲在「民主、法制」的程序下和平處理共產黨控制的政府和人民的衝突。

歷史記載了:這個老人的呼籲沒有發生作用,血腥瀰漫和籠罩了祖國的首都。

歷史記載了:這個老人從此被那個「黨」用沒有任何文字記載的「私法」監禁在自己北京的家中整整十五年,直到他生命的終結。

這個老人就是──趙紫陽!

趙紫陽,一個多麼響亮的名字!當年,人民剛從文革的混亂和飢餓中出來,「要吃糧,找(趙)紫陽」的民謠就傳遍了中華大地。

走吧,紫陽,相信在那個世界,您會再次感受到您的人性的偉大!

紫陽千古!!!

2005年1月20日 _(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陸不平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