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印度洋海嘯帶走了15萬人的生命,也將世界所有人的目光和關心集中到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南亞地區。捐財、捐物、捐愛心,美國國內的反應和世界其他地區和國家並無二致,但一些細節仍然能透露出美國國民性的與眾不同。
1月7日,NBA達拉斯小牛隊的老闆馬克.丘班建議取消1月20日總統布希第二任期就職典禮,將典禮4000萬資金用於海嘯救援行動。可是這種"務實"的想法並沒有得到白宮的同意。美國總統小氣還是人民小氣呢?其實問題並不在這兒。美國是個多元社會,每個階層、每個人對一事一物都有不同的看法。那美國人在印度海嘯捐款中又是如何表現的呢?
■名流們跟風競賽
印度洋海嘯後,美國政府反應低調。總統布希當時正在休假,他認為沒有理由為了此事中斷他的休假,只承諾捐贈3500萬美金了事。在聯合國人道主義機構一負責人出面批評一些發達國家後,在歐盟各國出手闊綽的捐款資金壓力下,作為世界第一超級大國的美國政府當然不肯示弱:12月31日,總統布希在德克薩斯州牧場發表聲明,援助款追加至3.5億美元。1月,美國又派出了軍隊對印度尼西亞進行援助。
相比之下,美國名流的反應不是政府式的遲鈍,而是更多地跟風式的競賽。
當女影星桑德拉.布洛克捐獻了100萬美元以後,立即被很多好萊塢名流效仿: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向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秘密捐贈了資金,傳聞也是100萬美金;鄉間歌手威利.納爾遜正在籌措一場慈善音樂會;國家廣播電視臺則宣布舉辦一個名流發起的電視節目;傑.裡諾表示,將拍賣掉都是名人簽名的哈雷摩托車;史蒂文.斯皮爾伯格這次公開捐贈了150萬美金。以前這位大導演慈善行為通常都是非常隱秘的,不公開數字。這次他卻不同了。斯皮爾伯格解釋,自己公開捐款是期望、鼓勵其他人多捐贈。
1月8日,美國《紐約時報》刊文批評這一行為,認為海嘯受害者大部分都是匿名的,但是很多捐助人卻不是,特別是那些有錢又出名的人。文章指出,很多人過去相信悄悄捐款比較妥當,但現在這種謙卑的態度在美國卻很古怪了。
文章說,中世紀,希猶太神學家、哲學家摩西.邁蒙尼德曾將人分8個等級。第1等級的是那些讓窮人感到自我很充足的人;最低等級的人在施舍的時候會皺眉,即勉強的捐贈人;第二等級的是那些匿名贈予者,即不希望得到回報,甚至也不氡蝗酥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美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