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這樣忘卻了初衷

農村裡還會有許多少年做著我當年做過的夢,為了改變農村而努力讀書,而他們長大後可能會和我一樣慢慢地被城市同化,忘卻了初衷。

我開始以為無論以後自己怎樣了,都不會討厭農村的。但那天晚上村裡的堂弟打電話給我時,我還是有一點兒厭惡。

我來自一個很落後的山村,村裡是2002年才有電的,你可以想像一下它的落後。我去學校要走20多里的山路,還要再坐40多分鐘的車。每次上學都是挑著一個擔子,一邊是被子,一邊是米和咸菜。那時我最大的願望就是考出去,到外面的世界去,我心想以後無論到哪裡都不能忘記農村,不能輕視農民的生活,應該幫助他們。大學填志願時,我填了師範大學,我想去支助貧困地區的教育,為了能有更多像我一樣貧困而又想學習的人走出山村。但現在我不這樣想了,我甚至很少關注農村的生活,好像那種生活已離自己好遠了一樣,雖然自己的很多親人還在農村裡生活。我開始關注住房貸款、工資,甚至私家車,雖然現在買不起,但我相信有一天我能買起的。

堂妹在廣東打工,初中畢業就去了。在工廠裡,一天做14個小時活兒,一個月休息一天,工資是一個月500元,而且經常受氣。在農村像她這樣的只是一個很普通的例子。我有時很納悶,以後他們的生活會怎樣呢?村裡人都說讀書無用了,你看大學畢業還找不到工作,讀大學的幾萬塊學費去哪裡找回來啊,土地裡又刨不出來。很多時候我回去時,村裡很多人以為我在外面打工,問我外面工資怎樣,能不能帶他的孩子出來跟著我打工,我不知道該說什麼。我討厭他們的愚昧,但我又為他們做了什麼呢?我自己又好到哪裡去呢?堂弟的電話讓我有點兒厭惡,因為他讓我回憶起那種生活,那種自己那時努力逃避的生活。那時自己真的很窮,幾十元的學費都交不起。雖然現在也清貧,但一個月2000多元的工資,相比以前算好多了。但我的村莊依舊那樣,甚至讀書的人更少了。很多年輕人初中一畢業就到廣東打工,依然是每個月拿著幾百元的工資,年底回來時換上幾套好一點兒的衣服,在村裡炫耀一把;一樣的沒有幾個上高中的;一樣的看不起讀書的;一樣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高中的時候自己很有理想,努力讀書,想改變家鄉落後的面貌。那時我們的作文經常這樣寫:通過自己的努力,鄉村怎樣變化了,家鄉的人民過上了怎麼幸福的生活。現在我離開鄉村了,卻沒有了那種願望,甚至有時鄙夷他們的生活。我內心有些愧疚,卻無法不在現實中如此行事。在我找工作的時候,我盡量往沿海地區找,我想都沒想過回家鄉去。我在大三時,妹妹上高中,父母不準備讓她狹說模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