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被俘的真實經過

杜聿明(1904-1981),陸軍中將,字光亭,陝西米脂人。1924年3月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受訓6個月後,被分配到何應欽第1教導團第1營第3 連當見習官兼軍需上士,因善理財,升副排長。1925年春,隨第1教導團參加第一次東征,在陳賡宣傳隊擔任檢察部隊軍容風紀的任務。1926年7月,加入張治中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學兵團,任中校連長。1930年初,蔣介石成立教導第2師,張治中任師長,杜聿明任該師第2旅第5團1營中校營長,不久升為該師第6團上校團長。是年冬,教導第2師改番號為陸軍第4師,杜任第12旅第24團團長。1932年初,率24團參加大別山「圍剿」紅軍,在霍丘擊敗紅軍曠繼勛部,得到師長徐庭瑤的賞識,晉升少將團長。是年冬,徐庭瑤升任第17 軍軍長,杜也隨之升為該軍第25師第73旅旅長,不久又升為該師副師長(師長關麟征)。

1933年3月,日軍進佔熱河並向長城各要塞推進,第25師奉命開往古北口阻敵進犯。3月10日,日軍第8師團及騎兵第3旅向第25師陣地發起進攻,關麟征負傷,杜聿明代理師長,指揮25師繼續同敵浴血奮戰。日軍傷亡2000多人,始終未能攻破25師陣地。3月12日,杜奉命將陣地交與第2師,率部撤至密雲整補。是年秋,杜聿明進入南京中央軍校高教班第一期進修。1936年3月畢業後由徐庭瑤向蔣介石保薦到南京陸軍交輜學校任學員隊隊長。1937年,交輜學校戰車營、交通兵第2團所屬裝甲汽車隊合編,並補充一批戰車,建成國軍第一個陸軍裝甲兵團,杜聿明委為第一任團長。「八.一三」淞滬抗戰時,杜聿明率裝甲兵團第1營的2、4兩連,在上海匯山碼頭協同步兵阻擊企圖登岸的日軍,經過激戰,日軍登岸的企圖終未得呈。

1938年,裝甲兵團撤至湖南湘潭整訓,不久擴編為第200師,杜聿明任師長。他全力以赴大舉練兵,親自到營地督導編練,同時自己也刻苦學駕駛和修理,常同士兵一樣鑽到車底檢修底盤,把新發現的問題隨時提出來和大家討論,如飢似渴地探討機械化部隊的作戰戰術,逐漸系統地掌握了這一新型兵種的作戰指揮要領。在他的帶領下,全師官兵鑽研技術蔚然成風,形成了練兵高潮。當時,國民黨隨軍記者評論說:「他雖非機械專科出身而鑽研機械知識,極有心得,治軍之暇,仍手不釋卷,將來學問之造詣,興事之成功,無可限量也。」同年12月,第200師擴編成新編第11軍,杜任副軍長,移駐廣西全州。不久,改番號為第5 軍,杜升任軍長,下轄戴安闌第200師,邱清泉新編第22師和鄭洞國榮譽第1師。該軍是國民政府在抗戰初期成立的唯一的機械化新軍。杜提出:「操場就是戰場保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