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區的難民們在為瞬間失去的親人而哭泣,在為眼前的一片廢墟而絕望,在飢餓和疾病中掙扎。世界上所有有良知的人們的心都在為難民們的苦難而淌血。但是,中國的媒體除了轉載一些西方媒體關於災情的報導外,派出記者的報導重點則完全放在對自己救援工作的吹噓上。
只要瀏覽一下人民日報網上版面救災報導專欄的標題,這一點便表現無遺。例如:「中國救援隊給災區帶來安慰和歡笑」,「中國感動海嘯災區」,「中國救援隊的五天六夜」,「中國救援隊對重傷員進行醫療救治」,「我愛你中國!」,「中國國際救援隊印尼救助紀實」,「印度洋牽動中國心」,「這裡就是你的家!」「中國醫生給我們帶來福音」,「愛心沒有國界,深情來自中國」,「戰鬥在特殊戰場的中國DNA鑑定專家」 ,「外交為民再進公眾視野,中國救災彰顯民本外交」,「對外援助,中國有心也有力」,「班達亞齊已成人間煉獄,中國救助產生巨大反響」,「我愛你中國! 」 ,「中國國際救援隊印尼救助紀實」,「中國偉大!中國國際救援隊在印尼贏得災民讚許」等等。
反觀西方主要國家,雖然他們的捐獻的錢物比中國多,派出的救災隊伍也比中國更大、更快和更起作用。有的國家的捐款相當於中國捐款的十倍,有的國家派出的救援人員是中國派出人員的數百倍,有的國家還派出了包括航空母艦和數十架飛機在內最現代化的裝備投入這場救災的戰鬥。但是他們的媒體對這些都只是在報導新聞時就事論事地一筆帶過。更多的是著墨於描述災區人民的苦難,表達對救災隊伍無法及時抵達現場的焦急,批評自己的政府對於災情判斷不當和指揮不利,或者是討論如何幫助受災的國家進行災後重建。
他們的報導突出地表現了普通民眾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過後的心境:活著的人們更加珍惜生活,對造物主更加充滿了感恩之情,都恨不得能夠做更多的事情來幫助難民。在他們看來,任何幫助災民的努力不僅是應該的、而且都是不夠的。
雖然人們對中國官方媒體早已沒有了任何信任感,對於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也可以說是無人不曉。但是,這一次海嘯畢竟捲走了數以十萬計的生命。中國教寰谷幌倫齙揭允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 關鍵字搜索:
- 胡少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