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十大垃圾科學

從1996年起,美國人斯蒂芬.米羅伊(StevenMilloy)創辦了「垃圾科學」網站,原因是他認為「許多科研人員和組織靠聳人聽聞的觀點來攫取媒體的注意,而媒體在大多數情況下只知道當他們的傳聲筒。」為了幫助缺乏科學知識的普通民眾辨明真偽,該網站不遺餘力地對有問題的科學研究及無根據的科學論斷---也就是「垃圾科學」---進行曝光和揭露。

中華讀書報報導,日前,該網站宣布了一份名為「2004年健康及環境科學中十大尷尬瞬間」的名單,讓那些有意無意地通過誇大之詞、荒謬論斷和(或)別有用心的宣傳來誤導大眾的科學騙子再一次曝露在公眾的目光之下。

入選該網站「2004十大尷尬瞬間」的個人及組織有:

1. 哈佛大學研究人員沃爾特.威利特博士(WalterWillett)2004年8月,他向美國的父母們發出了一份緊急警告,宣稱軟飲料對孩子的健康有害。深入的調查卻表明,為了達成轟動的效果,威利特博士的研究小組故意壓制了一些與他們的論斷相互矛盾的證據---其中甚至包括他們自己的發現。

2. 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及電視發言人埃爾文.威斯曼博士(IrvingWeissman)此人打著促進胚胎幹細胞研究的旗號向加利福尼亞州的選民兜售了一項價值30億美元的提案,但卻隱瞞了這樣一個事實:他本人是一家幹細胞研究公司的董事長和主要股東,這一提案將使他大發橫財。

3.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2004年3月,該中心的反肥胖先鋒們宣稱:「每年有40萬美國人死於肥胖。」這個數字被各種媒介廣泛引用,直到國家健康統計中心指出它比實際數字誇大了200%之多,反肥胖先鋒們捏造的謊言才被揭穿。

4. 「北極氣候影響評估報告」(ArcticClimateImpactAssessment,A鄄CIA)這份報告向公眾發出警告,聲稱全球變暖已使北極熊處於滅絕邊緣---而該報告本身提供的數據卻顯示目前北極的變暖趨勢並沒有超出北極正常的冷暖波動範圍。其他一些科學研究顯示,在目前的氣候條件下,北極熊的數目實際上還在增多!

5.公益科學中心(TheCenterforScienceinthePublicInterest)該中心將年度「科學正義獎」授予了提奧.克爾伯恩博士(TheoColburn),而後者是1996年一場公共健康恐慌的主要吹鼓手之一。她在《失竊的未來》一書中指出,環境中殘留的微量工業化學品---所謂的「內分泌殺手」---是從癌症、不育到注意力渙散的一切健康問題的根源。該書引起了巨大轟動,當時的美國副總統戈爾親為作序,並將它與蕾切爾.卡遜的經典環保著作《寂靜的春天》相提並論。1999年,美國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