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興:中俄「互不信任」的「緊密合作」

回顧2004年中俄關係,儘管雙方高層頻繁互訪,宣布加強合作,但是雙方在石油領域的合作、先進武器買賣等關鍵領域的表現,完全可以被形容為「互不信任」。

2004 年12月31日,莫斯科宣布了遠東石油管道走向的決定:俄羅斯將修建通向日本方向的納霍德卡的石油管道,而對原已簽訂了協議,通向中國大慶方向的石油管道卻隻字未提。中方曾以「將會損害兩國之間戰略夥伴關係」,向俄羅斯提出抗議,但最終,這場歷經數年的中日遠東石油爭奪戰仍以中方的落敗,日本方面後來居上宣告結束。

俄羅斯「尤克斯」石油公司主幹分公司「尤甘斯克」股份的競拍,被認為是2004年年底,國際能源領域中的一件大事。由於「尤甘斯克」石油天然氣公司擁有29個油田,大約16億噸的俄羅斯石油儲量,自然被各方渴望獲得。

俄羅斯Lenta新聞中心曾在12月份以「中國代表團來到莫斯科購買『尤甘斯克』」為題目報導,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代表團抵達莫斯科,申請參加「尤甘斯克」公司股票的競拍活動。但由於俄羅斯天然氣股份公司介入,中方此次仍然同此前的2003年競標俄「斯基姆爾」(Stimul)石油公司股份和競購俄羅斯石油公司「斯拉夫」一樣,最後撤出競爭。

儘管中國是俄羅斯軍火長期穩定的大客戶,但是,俄羅斯在向中國出口武器裝備時一直被認為「留一手」。可以出口印度的航空母艦、核潛艇、戰略轟炸機等戰略武器,均被禁止向中國出口。先進常規武器也是如此,比如:向印度出口的SU-30MKI遠較出口中國的SU-30先進。中國方面自然一直對此「耿耿於懷」。

有媒體報導透露,為表抗議,中方對於當年花巨資購得的200架「SU-27」許可證生產組裝套件,在進口套件組裝大約70架之後,單方面宣布停產,要求俄羅斯提供更先進武器裝備。

在此種種「互不信任」的背景下,近日中俄雙方合作突然升溫,呈現各方面空前的「緊密合作」。

俄羅斯國防部長2004年末訪問北京,除了保證提供先進武器之外,雙方還再一次宣布將共同舉行大規模聯合軍事演習。俄國防部長還表示,即便歐盟取消對中共武器禁運,也不擔心俄羅斯軍火在中國的主導地位。

俄羅斯總統普京2004年年底也突然對外宣布,「中國石油企業參與『尤甘斯克』運作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此舉令各方頗感意外。2004年12月30日,俄能源部長赫里斯堅科宣布,「中國國營石油公司有可能擁有20%的『尤甘斯克』股票」。

2005年1月初新年剛過,有消息傳出,俄羅斯計畫在修建通往日本方向的遠東輸油管線時,有可能優先修建通往中國大慶方向的支線。

不過,中方似乎對於突如淅吹摹敖裘芎獻鰲北硐擲渚病>菝教灞ǖ跡(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作者:吳興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