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豐:難道「追求幸福的能力」在生命之外嗎?
對溫家寶歐盟「柔性」外交辭令的批判(1)

溫家寶不是術中人,你就別在那裡東繞西拐的捉迷藏了。

我勸家寶先生應懂得什麼是後世罵名,你有義務對自己、對時代做出估計:眼下你雖還與胡仔同舟共槳,那是鑒於有另一幫勢力還在虎視眈眈,你們不能不委屈自身以求維持本門統一。實際上你溫家寶與那胡錦濤就不是一種人,胡錦濤是個只能「使由之」一嘴空話卻還不知是空話的人,而溫家寶在天性上不尚空話,只是共產擔子重,不能不據時據事也常常空話再三。

我提醒溫家寶:因搪塞而說的空話也是空話,也損傷人民損及社會。

天津溫應清楚你的:「我理直氣壯地對他們講……」這話是站不住的:一個人的主觀態度只可以做到氣壯,但不一定能理直,氣壯是個人心理的要求;理直卻是道理為真,因而凡理直就是真理。因此,理的直不直不是個人態度能提供的,而是它對事物反映的相符不相符。溫相對歐盟的話到底是不是理直氣壯,那只是個人心理的狀態。心理狀態只能內感,可交流,卻不是他人感官的觀察對象。所以「理直氣壯」只是說給同僚們、說給胡錦濤聽的,而不是叫他們看的。並不一定是真心態。就人的本性來講,都天然向真,但人肩上有擔子,出言就往往要先考慮擔子,擔子一上肩就立刻成為機制,就可能改變心靈質量,不能天然向真----因為無法拒絕對肩上擔子的責任,人的話就得圍著擔子繞彎,也就是只能按照擔子的價值才能說話,哪還有什麼理直和真誠?

所以我們看到的這個溫家寶,在他就事論事時,較多為真,當他圍繞肩上的擔子發話時則吞吞吐吐,多般為假,為空。

為爭取歐盟武器解禁的所謂「柔性外交」就是例子:

所謂「柔」,實乃違心做假,他的「我理直氣壯地對他們講」,實際是向他的黨表的決心,發的誓,那不過是----「我是盡了力」,「我沒有叛教」的表白。至於理直不直,只有天知地知。

只要肩上責任與人的真實心態不相一致,委屈著自已講的話總是破碇百出。讓我們分析他的話:「一個有著十三億人口的國家,要首先解決生存和發展問題,從而是人民有著追求幸福的權利,這是一個相當艱難的過程」。這裡的破綻是:他把「追求幸福的權利」從「生存權利」裡分割了出來,好像「生存只是生存」,生存不是追求幸福的生存,這是一個嚴重的錯誤。

我要對之糾正說:只要生命存在了,它就有客觀物性,是物的性就天然指向滿足,滿足的被感知就是幸福。所以對幸福的追求和生命的存在是同一過程,生存問題是追求幸福的生存。

這句話還能看出天津溫的左右為難----因為武器禁運是衝著六四屠殺,而八九以來共產黨為應付國際譴責一直是用生娣⒄谷ɡ吹值踩巳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