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可能遭遇經濟「寒流」

美國眾議院稅務委員會近日通過了《本土投資法》,將針對美國公司海外收益的所得稅稅率由35%下調為5.25%,期限為一年,條件是將這些收益投資於美國。據摩根大通測算,這將為美國帶來超過4000億美元的回流。

  隨著中美經濟相互依存度越來越高,這一美國經濟的「暖流」很可能意味著中國經濟的新「寒流」。

  如果從為人民幣匯率升值減壓的角度來看,美元回流美國,將給疲軟的美元帶來一定的支撐,進而使得中國的美元外匯儲備升值,美國的這一政策可以說正中中國央行的下懷。

  但事情不那麼簡單,這裡潛伏著一個對中國宏觀經濟前所未見的新挑戰。中美之間的資本流動,在過去十幾年中,它一直主要扮演著幫助中國擴大投資和消費增長的正面形象,今天,它的角色可能會發生逆轉。

  迄今為止,中國經濟增長持續堅挺,主要得益於內外兩個方面,一是國內市場化改革不斷逼迫微觀經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二是不斷增加的外商投資和外貿出口。尤其是後者更被很多地方政府看成是發展的捷徑。

  儘管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葉,一些頗具憂患意識的學者警告,外貿依存度和外資依存度過高對一個大國經濟是柄雙刃劍,因為對外貿易和外商投資增長率不可能永遠向上,它在達到高峰後總會回落,大熱之後可能是寒冬。

  這種警告是建立在一個常識上的,那就是,企業投資不是慈善事業,它的目的是賺取利潤,就投資中國的製造業跨國公司而言,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是它們的投資高峰,如今,它們中相當部分已經在中國贏得很難撼動的市場地位。

  對於那些在中國已獲成功的美國跨國公司而言,現在是它們可以索取回報、衣錦還鄉的時候了。何況,美國表現了超乎尋常的慈父情懷,將回國所得稅率降低85%;而中國央行鼓勵美元離境的政策也將使它們回家的路更加順利。

  如果中國真的出現外商投資和對外貿易增長率降低,甚至出現負增長,中國靠什麼來保持過去一貫的經濟高增長呢?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