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將加考學生體形 家長質疑並稱有欠公平

據《東方早報》報導,今後,一個上海學生的身高和胸圍可能會對他(她)的個人發展產生更大的影響。昨天,上海市教委體衛藝科處處長平傑向記者透露了上海即將對中小學生體育課進行重大改革的信息,而且此次改革肯定會延伸到市民關心的中考當中。屆時中考考核標準將是競技體育和健身教育的結合,並以學生體形等健身內容為主。

  此前,上海的中考單設體育科目,考核的只是跑步、投擲和跳遠等一些從競技體育項目演變改造的項目,總分共10分。引人注意的是,形態健康的概念將很可能被引入考核,如身高、坐高、胸圍等將首次上升為標準。在評價上,健身教育將給出發展性的評估,分為「好、較好、中、差」四個等第。

  據悉,市教委此次改革的目的在於變原來的標準達標為現在的發展性評價。比如,一個學生在高二時身高為160厘米,高三時,通過科學的健身,身高變成162厘米,那麼他(她)的健身等第可能就是「好」。

  北京落點

  北京試行學生體質健康標準

  記者今天上午9時從北京市教委體美處瞭解到,本市部分中小學目前正在試行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新的體質健康標準與原有的體育項目考核不同,不再是競技狀態,也更加關注學生的形體健康。

  據東城區體美科羅老師介紹,該區小學五年級、初二和高一年級的學生都將試用該標準。今後,該區的中小學生的健康標準將有望實現「一卡制」,學生健康狀況將可能列入學生檔案。

  家長反應

  身體因素多由先天遺傳 這種做法對學生不公

  獲知體育課的改革可能,有家長表達了自己的質疑。

  他們認為,孩子的身高和胸圍等身體因素相當多都是取決於先天的遺傳,後天的體育鍛練只會起部分作用。

  因此,以這些身體數據來評判一個學生,進而有可能同他的升學聯繫起來,是有欠公平的。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