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著名古橋之九:安瀾索橋

 2004-11-04 16:5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戰國秦昭王時代,蜀郡守李冰率眾興建的都江堰,是中外聞名的巨大水利工程。著名的古代索橋─「安瀾橋」,就坐落在四川省灌縣都江堰市區西岷江上,橫跨在內江和外江的分水處。被譽為中國古代五大橋樑,是都江堰最具特徵的景觀。

岷江惡浪滔滔,在沒修建索橋之前,流傳民謠中有「走遍天下路,難過岷江渡」之說。該橋是古代四川西部對外的商業要道,同時也是漢、羌、藏族人民的聯繫紐帶。

根據《水經注.江水》中載「涪江有笮橋」,由記載中證明安瀾橋的修建,不晚於都江堰修筑的年代。

《華陽國誌.蜀志》記載李冰「能笮」(意為竹索)。這是古代川西地區建築索橋的主要材料,故「安瀾索橋」又被稱為「竹橋」、「竹籐橋」、「繩橋」等名稱。

安瀾索橋古名「珠浦橋」。宋初(西元990年)大理評事梁楚,以竹索建造人行吊橋,改稱為「評事橋」。

明末,地方官府以毀橋想阻止張獻忠。改橋為渡,名為「伏龍渡」。因岷江水大流急,時常發生覆溺事件,過往行人無不臨江感嘆,怨憤不已。

清嘉慶八年(西元1803年)五月十五日,渡口又發生翻船事故,有百餘人喪生。時由貴州畢節人,生平好義樂善的私塾先生何先德夫婦,察看地形地勢,測距離,翻閱建橋史料,請教當地水木工人,報經官府上書縣令吳升,縣令應允,於是遊說八方募集資金,用竹索重修索橋。

清嘉慶九年(西元1804年)五月,何先德先生帶領四個鄉鎮的人民開始動工建橋。在橋尚未完工之時,有兩個不聽勸阻的樵夫,強行頂風過橋,落水喪生。渡口的「把頭」買通官府,誣何先德以草菅人命之罪。何先德先生含恨九泉。何妻楊氏,強壓悲憤,繼承夫志,完成了索橋的修建。

索橋上橫鋪木板,兩旁設有竹翼纜為欄,用於行人挾手之用,行走平安,故名「安欄橋」。從此,行人免去了渡河之危,可安步狂瀾,於是改名「安瀾橋」,取其不畏波瀾,安然過江之意,留傳至今。

後人為紀念何先德夫婦之功德,於橋側立何公何母祠,並將此橋譽為「夫妻橋」。每年以所有義田的收入,進行對於索橋的培補,安瀾橋享安無恙長達15年。何先德夫婦興建的竹索吊橋,橋長94丈(約313米),共8孔,橋寬8尺(近3米),高7丈(約23米余)。它是溝通內、外江兩岸的交通要道。

該索橋原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竹篾片編成5寸粗的竹纜索24根。其中10根作橋底索,將此如碗口粗的竹纜索橫飛江面,上面在橫鋪木板作為橋面,木板兩端再壓上二索,一同和底索夾牢橋面板。再以12根竹纜索分別列於橋的兩旁,作為扶欄。

為了使橋索加強其堅固性,每隔3至6尺,用木條對稱的將12根竹纜索扶欄夾緊,以鐵栓固定,木條與橋面下的木樑聯結而形成U型框架。底纜索捆在橫樑上,使橋成為一整體。

在橋跨中間的石墩上和兩岸,用木絞車絞緊底纜索,再用大木樁絞緊扶欄的竹纜索,絞車安置石室木籠中,在木籠之上修建橋亭,上層用密排大石裝砌作為壓重之用,下層中空得以行人。

清光緒十三年(西元1887年)初秋,橋被洪水沖毀,後又修復。反反覆覆。索橋越修越好,民眾無不稱讚。光緒二十年(西元1894年)野火蔓延將橋焚為灰燼。縣令又組織工匠重修索橋,並立「不得荒廢維修」一碑告誡後人。

索橋原全長約500米。如今在魚嘴處建立外江水閘,把橋下移100多米,並將竹索全部改為鋼索結構,乘托纜索的木樁橋墩,改為鋼筋混凝土製的橋墩,橋身也縮短為240米。

橋在1974年又一次重建,橫跨內江、金剛堤和外江,站在搖晃的橋上,目睹岷江穿山咆哮而來,看看「分四六、平水旱」的魚嘴,不能不為古蜀國先民的智慧所折服。

「索橋」是我國先民利用本地竹木資源,為征服高山峽谷、急流險灘所創建的懸空過渡橋樑形式之一,「安瀾索橋」是世界索橋建築的典範。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