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校長炮轟大學排行榜:蘋果和橘子哪能比

大學排行榜已呈「亂花漸欲迷人眼」之勢,自1987年至2000年間,中國共有13個單位發布30多個大學排行榜。在昨日高交會大學校長論壇上,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潘宗光「炮轟」內地多家機構排出的「大學排行榜」,認為排行榜設計不科學,存在不良引導,即使是排也要分門別類才有可信度。

潘宗光認為,將不同類型的學校用同一個標準進行對比,就好比將「蘋果」和「橘子」放在一起比較誰更好,對一所大學樹立名聲並沒有什麼幫助。這種排名一個不利的後果是使有些學校片面追求排名,而忘記社會和學生的真正需要以及國民對大學教育的期望。

他還特別提到,上個月在由教育部主持召開、有120名中外校長參加的大型中外校長會議上,有些校長談到有些本身是專科的院校,為了排名靠前以爭取更多的資源,置自身的長項於不顧,將自己變身為綜合型大學,這些不僅與鼓勵應用型大學相違背,對學校自身也沒有好處。

潘宗光還談到自身受到的影響,香港理工大學的一位教師也向他表達了這些的困惑:我們究竟該怎麼發展,是應該多發表文章,還是該多做一些應用。

潘宗光認為,即便是要排個先後,設計也應更科學,應該根據不同類型的學校分門別類進行排列,這才具有公信力。

-反應

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秦紹德:排行榜只用作參考

2003年排行榜推出後,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秦紹德博士在接受上海媒體採訪時評價說,搞大學排行榜是一種進步。復旦大學對排行榜的態度是:只作參考,不必看得過重。因為要精確描繪一所大學,只用若干個數據,就會把複雜的事物簡單化。

-呼應

中國政法大學前任校長江平:排行榜應由權威機構發布

中國法學界的泰斗 中國政法大學前任校長江平對潘宗光校長的觀點予以認同。他說,雖然大學排行榜有必要搞,但負責此事的機構必須權威,大學排行榜首先應該由權威機構來發布,比如政府部門,如果由民間團體來操作,也應該是大學聯合會等類似機構來進行。

缺乏科學、系統的評價體系,江平一語道出目前大學排行榜缺乏公信力的根源。「將綜合性大學與專業性大學放在一個平台上進行評比,本身就是不公平的。」江平還建議,應該將該大學畢業生在擇業時的受歡迎程度,以及大學是否屬於考生報考熱門等因素也列入評價體系中。「大學排行榜做好了,可以成為社會各界衡量學校教學水平的參考;反之,則會誤導考生。」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