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充滿犧牲的美國中餐館歲月

 2004-10-05 00:4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當初充滿異國風情的中餐館,一兩百年來已徹底融入美國社會。根據統計,美國現有將近3.6萬家中餐館,超過麥當勞、溫蒂、漢堡王等美式快餐店的總和。研究結果也發現,10歲至13歲的孩子有39%最喜歡吃的就是中餐,只有9%最愛美國餐。
紐約美洲華人博物館正舉行特別展覽「美國中餐館」,呈現中餐館在美國的發展歷史。住在紐約上東城的史匹勒特別提供他多年來蒐集的將近1萬份中餐館菜單,其中最早的來自19世紀80年代末期。

美國的中餐館提供的菜色,有許多在中國根本看不到,像蟹肉餛飩、雜碎和甜酸肉都是在美國的發明。80年代末,香港一名企業家更引進「道地的美國幸運簽餅」。

中餐館業者的靈活頭腦和高強適應力,使他們能夠滿足挑剔的紐約老饕、南部小鎮的平民口味,以及散佈全美各地的移民社區。展覽共同主持人李靄芬說,中餐館業者擅長迎合這些需求。

加州淘金城鎮開首家中餐館

美國最早的中餐館是在加州淘金熱時出現在當地採礦城鎮,那時就已吸引華人和非華人勞工,並迅速散佈到東岸和美國各地城市。不過,當時的美國人對中國菜仍敬而遠之。

一些餐館開始設法破除這種心理障礙。波士頓宏發樓餐廳19世紀80年代的餐牌印有一名穿著唐裝的光頭男子,宣稱「這是1879年最先在波士頓製作雜碎的人」。菜單上居然也有炸薯條。

到20世紀初,都市青年到華埠享用外國菜成為時髦流行。一份泛黃的1925年海報,顯示舊金山新上海餐廳宴會廳高朋滿座,並主打「中美菜色兼備」和「夜夜歌舞」。

雜碎風行全美不下漢堡炸雞

緊接著雜碎餐廳如雨後春筍出現在美國各地。這種把肉類、荳芽、竹筍和其它蔬菜一鍋炒的大雜燴,成為各地中餐館的主菜,像起士漢堡和炸雞一樣風行全美。

雜碎也經常以奇特方式滲透流行文化。路易斯阿姆斯特朗曾演奏「短號雜碎」一曲,1925年也有一曲歌叫做「我走後誰幫你切雜碎」。

但是,許多美國人對中國菜還是很陌生,因此中餐館紛紛為餐牌提供冗長說明,解釋中國菜的歷史和本質,或是為餐館的起源編造一套傳奇故事,並教導顧客如何點菜闔家共享。當時許多中餐廳反映美國華人移民的低落地位,故意在餐牌上使用怪異的洋涇濱英文。例如在芝加哥的一家中餐館「King Joy Lo」,在菜單上以英文建議,「如果點菜有麻煩,floor walker(跑堂)很樂意協助」。

另一家在檀香山的中餐館刻意在菜單上用有口音的英文介紹:「Sometams fliends make appointmans. Whencome, place full no room. Vely soory. You please wait little while.」 (有時朋友來訂位,一到,沒有座位,很對不起,你請等一會兒)。還有一家中餐館乾脆將錯就錯,把中國人難清楚發音的「r」,一律以「l」代之,因此餐館英文名稱是「Led Looster Lestauland」。

到50和60年代,「上中餐館」已成為郊區文化的一部分。在紐約市等地,吃中國菜與其它族裔傳統糾纏在一起,猶太移民對中國菜更情有所鐘,許多猶太家庭每週日固定到他們最喜歡的中餐館報到。

一直到1965年,美國的中餐館業仍由說廣東話的移民獨霸,尤其是來自臺山的廣東人,菜色也主要是把廣東菜加以美國化,口味較淡。

但是,那一年美國放寬移民限制,導致中國其它省分移民大批湧至,使中餐館業出現革命,各種道地家鄉口味爭鳴,口味較重的湘菜和川菜大廚也來到紐約。

尼克森訪大陸激起中國熱潮

紐約中城一些中餐館早已成為紐約客的美食天堂,到70年代初,有幾家中餐館更佳評如潮。裝潢典雅高級的揚州樓尤為個中翹楚,開業不到半年就成為第一家獲《紐約時報》給予4顆星評價的中餐館,每個晚上平均有500名顧客上門。

尼克森總統1972年訪問中國,激起一股中國熱,媒體對這次訪問國宴菜色的報導,也使更多人有意嘗鮮。在紐約落腳的湘菜和川菜影響力不斷擴大,使左宗棠雞和陳皮牛迅速風行全美。

但是,就像以前的粵菜一樣,經過一段時間,這些菜色也逐漸因大量生產而變質,全部裹著厚厚的麵糊油炸,再澆上濃濃的甜醬汁,完全失去原來的精巧細膩。

80代中餐館開始出現爆炸性成長,幾乎每個城鎮都有一兩家。但是,跡象顯示,美國人已開始吃膩了中國菜。今年的查格調查(Zagat survey)顯示,紐約市的中餐熱已出現降溫現象。

不過,中餐館仍然是實現美國夢的踏腳石。源源而至的華人移民不惜借錢自行創業或打工,每天泡在熱氣騰騰的廚房里長時間工作,雖然利潤很薄,工資又低。餐館或是世代相傳,或是轉賣給別的華人家族,而轉售合同經常規定原來的業主必須訓練新東主。

閩籍移民激增外賣店競爭烈

現在的新移民絕大多數來自福建,不少人非法偷渡入境後直接到餐廳打工。許多餐廳完全承襲同樣的作業方式,因為他們相信顧客要的就是這個樣子。因此,每個餐廳都有炸面干沾蘇梅醬、附有十二生肖圖形的餐墊,菜式也少不了左宗棠雞、芥蘭牛肉、甜酸肉。雖然雜碎、炒麵和芙蓉蛋這些老菜式在紐約市和西岸幾已絕跡,可是在中部地區仍很流行。

由於華人社區競爭激烈,一些移民選擇遠離傳統市場,到偏遠地區發展。1982年從香港來到美國的Joseph Chen先在阿拉巴馬州的親戚餐廳打工學習,4年後向親友借了10萬美元,到紐約上州中餐館少見的Scotia頂下一家舊餐廳。

但是,新的福建移民遍地開花,到處猛設中餐外賣店,使他這個原來偏安一隅的中餐廳也遭遇競爭,而他只希望能夠再熬幾年退休。他的女兒當初要求他為展覽提供一些故事時,他覺得有點困惑。他說,餐館歲月充滿犧牲,「這全是為了生活,沒有什麼特別」。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