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小學教師心理健康問題檢出率達48%

 2004-09-12 06:0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除了教師的教學風格、個性、處事方式外,教師的心理健康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長遠發展。

據上海市「小學教師心理健康問題」研究課題組公布的有關調查報告顯示:上海市小學教師心理健康問題檢出率達48%,其中12%有明顯的心理症狀,2%程度較為嚴重。而實際上,教師群體中存在心理問題的並不僅限於小學,中學、大學,各類職業學校的教師隊伍中都存在著各種心理問題。

曾有媒體報導,教師因心理困擾而虐打學生的事件。極端行為畢竟是個別現象,更多存在心理障礙的教師表現為無故遷怒、惡語謾罵、以罰代教等等。這些行為短期對學生影響輕微,但長期傷害會產生眾多負面作用。

學生的學習效果降低

心理不健康的教師最顯著的表現是,難以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他們大多不關注學生的生理、心理和社會性發展特點,更不會根據這些特點創造性地運用語言,剖析教材,選擇教學方法,營造課堂氣氛。甚至有的教師忽視學生的性格、特長差異,使用過激語言,冷淡對待成績落後的學生,致使學生心理受到傷害。最終導致師生間缺少有效溝通,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學習效果降低。

影響健全人格的形成

教師的不健康心理會影響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甚至是健全人格的形成。由於學生一天中絕大部分時間待在校內,所以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教師在人際關係、工作態度、教學風格等方面的表現是學生模仿的榜樣。教師消極、暴躁、緊張的心理傾向會被學生仿效,最終潛移默化地演變為學生自身的心理品質。相反,心理健康的教師能以愉快、沉穩的態度對待學生,時時處處使學生感到溫暖,這對培養學生的無私、互助、誠懇、大度、頑強等優良品質起著重要作用。

破壞師生之間和諧關係

學會與老師、與同學之間的交往,是培養學生社會交往能力的第一步。心理健康的教師在處理人際關係時能做到客觀公正地評價每個學生,不以貌取人,不以偏概全。這樣不僅能幫助教師樹立自己的威信,而且能指導學生健康地成長,尤其在促進學生的團結與合作方面起到楷模作用。相反,心理不健康的教師對學生粗暴、對學生的教育敷衍了事。面對這樣的教師,學生們厭惡學習、恐懼學校,進而難以與人溝通。

傷害學生的積極情緒

情緒有著極強的感染性,教師情緒的優劣通過言行、舉止反映出來,會直接傷害到學生的積極情緒。教育學家認為,一個不能自製、嚴重抑鬱、極度偏見、兇惡刻薄或習慣性謾罵的教師對於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等同於肺結核或其他危險性傳染病對兒童身體健康的威脅一樣嚴重。

(新民晚報)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