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三十二面金牌! 中國面臨一個史無前例的財政大黑洞

 2004-09-01 17:4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中國運動員在本屆奧運出盡鋒頭。三十二面奧運金牌讓中國登上世界體壇的第二把交椅。不過,中國體壇在金牌的背後,卻暴露出畸形發展的生態。人們不禁疑問,除了面子之外,這些金牌到底對中國有多少作用!
*金牌經濟學*

最簡單的方式是計算每面金牌的成本。按照機會成本的思維,這意味著,每面金牌損失了多少用在其他建設的經費。

根據統計,光是按照中國國家體育總局的預算支出來看,中國四年來為了準備希臘奧運,至少花掉了二百億人民幣。除以總金牌數,平均每塊金牌花掉約六億多人民幣。這還不包括興建運動場等設施的開支,也不包括各種相關軟體的投入,更不包括許多難以估計的支出。

目前,全中國有一千三百多名運動員由國家包養。所以,二百億除以一千三百的話,每人每年平均需要投入一千五百萬元。如果我們把早期培養運動員的費用也算在內的話,一枚金牌所花費的費用將遠遠高於這個數字。

我們提供幾個數據來比較:中國培養一個優秀的戰鬥機機師,每年花費約一百萬元。一所希望小學的費用約爲二十萬元左右。那麼一面金牌可換成幾所希望小學?挽救多少學生成為文盲?

投入這麼多錢,中國的射金率如何呢?

從得牌效益來看,中國平均每2063萬人才拿下一面獎牌,高於印度甚多(13億人才產生一面銀牌)。按照這個標準,臺灣每460萬人拿下一面獎牌,可是比中國大陸有效益得多。不過,臺灣可沒有像中國投入這麼多的社會成本!

*為奧運支出的財政黑洞*

如前所述,老百姓共花了二百億人民幣買了三十二塊金牌(僅計算中國國家體委的預算)。只有這樣嗎?非也非也!老百姓不只為金牌買單,還得為中國官員組成的龐大的奧運「考察團」與「觀摩團」買單!所謂,觀摩團除觀摩奧運比賽外,還遊覽希臘風光。考察團考察的也基本上是這兩項內容。

這些團有幾項特徵:其一、很多人不懂英文(怎麼考察?);其二、有些是加油團兼旅遊購物團;其三團分檔次,公費支出。

據報導,某市前後就來了四批考察團。而且,還不是只來一次,他們聲稱「為了辦好奧運」要爭取每年出國考察。據報導,某個普通檔次的中國考察團,四天的行程,每個人平均花費十七萬人民幣。

這樣的考察團,前前後後到底有多少人呢?希臘負責簽證的官員不願透露。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這些人的錢應該算是遺漏的「金牌的成本」之一。

值得追蹤的是,除了這些考察團之外,到底有多少官員以奧運之名自肥的。這些應該算是金牌的成本之一,帳且記在北京奧運頭上!

*斯巴達式的訓練,只為求金牌*

問題是,中國支出這麼多錢,也奪下這麼多的獎牌。可是,中國人的運動風氣卻不是全民的,國家的形象也沒提升多少!

原因出在中國為了奪金,體育制度長期畸形!

根據瞭解,中國各地體校招收五歲左右的兒童,然後把有潛質的送到省市級體育中心,作斯巴達式的訓練,優秀的再被送往國家隊集中培訓,由政府負責包養。

也就是,中國的運動員其實算是中國「面子外交」的政策下,一個個爭奪金牌的機器。目前,全中國有約超過二十萬運動員,當中只有一千二百人能進入國家隊,其中只產生出三十二面金牌。

然而,競爭是無情的。被淘汰的運動員,再也不會得到政府的資助,只能自行到社會謀生。可是,這些專業運動員離開運動場,便像失去羽翼的老鷹,他們多半處境可憐。這些運動員往往由於身體遭到運動傷害,受到疾病纏身而成為社會的負擔。

據媒體報導,遼寧大力士才力共拿了四十個全國冠軍、二十個亞洲冠軍。可是,退役後就在貧病中死去。

參照美日的體育經驗,中國的體育發展明顯是畸形的。美日的運動員分布呈現金字塔型,金字塔的底端,不是精挑細選的娃娃軍,而是散佈全國的學校運動隊伍;金字塔的中端是社會企業支持的業餘選手;金字塔的頂端則是職業選手。

而中國的運動員,卻佔總人口的極少部分。這樣的體育發展政策,好像是專門培養「賽馬」、「鬥犬」等競技工具,本質上是與運動精神相違背的。

其實,國際間的奧運金牌戰,是來自冷戰時代的思維。中國目前沿用的這套「斯巴達式」的方式,也是承襲自前蘇聯等東歐國家。如今,中國雖在金牌數上名列第二,卻未必帶來相應的尊重。

*北京奧運成本更大*

雅典奧運終於是過去式了。不過,北京奧運將在四年後舉行。如果,中國政府依舊是按照這個路子去走,中國人的荷包不知還要損失多少個億?

這次奧運就是一個先例!希臘為了辦這次奧運,大概得要虧損六十億美元。原因諸多,主要是興建體育場的浪費與保安費用。

回過頭來看北京奧運,亞洲盃足球賽出動了五萬名警察沿途站崗!而且,北京上訪的人日益增多,被強制拆遷戶的民怨也日益累積。真不敢想像,北京奧運該付出多少「保安費用」!

其次,中國經濟觀察報報導,北京奧運會正著力「瘦身」。國家體育場「鳥巢」工程暫停施工;「水立方」的設計方案也正在調整,不排除拆除重建的可能;五棵松籃球館的方案也在修改。

這些錢,不知是否合理地規劃過?如果事前曾精密評估過,為何又中途「瘦身」?「重建」?「更改設計」?這些難道不是浪費?

這還不算進中國官員的各種巧立名目,藉奧運之名貪污揩油。

仔細一想,中國人不應該瀋溺於「辦奧運」的美夢,而是該算算美夢背後,人民得花多少錢?值不值得花這麼多錢?以及這些錢花到哪去了?

三十二面金牌,雖然看似輝煌,絕不可以成為人們鬆弛警戒的理由,而使中國面臨一個史無前例的財政的大黑洞啊!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