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980年代參加奧運後迅速在國際體壇崛起,雅典奧運成績僅次於美國,確立所謂「世界體壇第一集團」地位,不過大陸體育事務專家警告,在國家投入大量人力與物力後中國成了「奪金機器」,國民體魄並未依比例成長,而中國每枚奧運金牌平均成本超過6億人民幣,中國根本無力繼續承擔這種「金牌體育」重擔。
《太陽報》引述中國體育總局科研所研究員李力研指出,1988年漢城奧運時體育總局的經費約10億,2000年雪梨奧運時已漲到50億。雅典奧運備戰4年約耗費200億,以中國奪得32面金牌計,每枚金牌「成本」超過了6億。
中國主要以「少年體校」培養運動員,培養一個運動員約需7、8年,費用都由國家負擔,如果這些費用也算在內,則每一枚金牌費用就更昂貴。
以中國為培養雅典奧運110公尺跨欄金牌得主劉翔為例,今年就花費300萬人民幣更換訓練跑道、器械及欄架,為知己知彼還巨資購買能比較各國好手特性的軟體。
專家警告,中國體育發展已忘了增強國民體質原意,變成一部「奪金機器」,有輿論呼籲2008年北京奧運後,中國應效法外國強化民間體育活動。
- 關鍵字搜索:
- 中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