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騙子偽造錄取通知書 騙取78名考生275萬元

憑藉一份假的委託培養協議和90多張偽造的錄取通知書,騙子竟輕輕鬆松地收了78名考生的275萬元費用!近日,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法院一審判決的一個案件,向我們展示了高招騙局中的一個新花樣。

  2003年10月中旬,山東某電視臺負責人喬某找到了山東某學校的閔某,請其為一些高考未達到分數線的學生聯繫學校。閔某多方聯絡,通過河北省的路某又認識了河南省柘城縣人馬曉東。一個非法高招中介網初步形成。

  之後,馬曉東先找到了商丘師範學院招生辦諮詢。當得知該學院沒有補招學生的名額時,就謊稱自己是河南某著名企業集團人事部的工作人員,想在該學院委培一批學生。隨後,馬曉東就自己偽造了某集團與商丘師範學院委培學生的一份協議書。

  馬曉東把假協議書給路某看,聲稱自己手裡有商丘師範學院的80名招生指標,每名想要指標的學生收費3000元。路某和閔某商量之後,覺得事情挺好,就於2003年10月18日分兩次匯給馬曉東18萬元。

  見拿到了錢卻無法交差,馬曉東就私刻了商丘師範學院的印章,在一個街頭列印店裡偽造了該學院錄取通知書90餘份,把其中的78份交給路某。

  這個時候,山東的喬某已經在泰安向78名學生收取了入學費275萬元。在收到足以亂真的通知書後,喬某將100萬元匯入了閔某的賬戶。後來,直到家長拿著假錄取通知書到商丘師範學院諮詢時,才發現受騙了。

  由於商丘師範學院及時報案,警方迅速將案件破獲。此後,山東的喬某、閔某及河北的路某將收取學生家長的款項全部退還,但馬曉東卻拒不退還其18萬元非法所得。因此,商丘市睢陽區法院根據被告人馬曉東的犯罪事實,對其作出一審判決:馬曉東以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8年,並處罰金1萬元。

  如此簡單的騙局,為何竟能在短短的時間裏讓78名考生家長把275萬元錢乖乖交上?對此,曾參與非法高招中介的林先生說:「有需求才有市場,一些家長對高招錄取的投機心態,是高招騙子們得以滋生和存在的最大原因。一些家長期望通過非法途徑為孩子打開大學的大門,騙子們就投其所好,設置騙局騙取錢財。而類似考生被北航收取10萬元換取通知書等醜聞,又使家長們這種投機心態難以徹底消除。」


(中國青年報)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