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學年:醫院欺騙患者到了驚人的地步

成都市民周女士因為肚子疼住進了二環路和羊西線交叉口的市第三人民醫院西區醫院。醫院在對其做了10多次檢查後,依然無法判斷其病因,最後,要求病人預交14,000元「做手術」。

21日上午,她的丈夫張先生帶著她偷偷地來到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檢查。在做了B超以後,該院的醫生告訴周女士,她患的不過是很一般的腸道疾病,肚子疼痛是肚子脹氣造成的,根本用不著吃藥。周女士稱,在這個醫院就診,從專家門診到做B超檢查,她只花了70元錢。離開醫院後,他們立即回去西區醫院,辦理出院手續。

在西區醫院的出院證明上,一直未被查出病因的周女士卻被「診斷」出了「急性闌尾炎伴侷限性腹膜炎」、「麻痺性腸梗阻」、「附件炎」、「盆腔炎」、「子宮肌瘤」5種疾病。更令周女士他們氣憤的是,他們在該醫院放射科的診斷報告單上明明看見了「目前未見梗阻徵象」的醫師「總結意見」,但出院證明的「診斷」欄內,卻赫然出現了「麻痺性腸梗阻」的診斷結果。周女士稱,她此次在該院的「旅行」,一共花費了3,000餘元,其中近2,000元是各項檢查費用。

今年4月底,患有前列腺疾病的成都市民漆先生來到四川省生殖衛生學附屬醫院看病,醫生開出5盒「前列迪」,每盒45.8元。

當漆先生服用完一盒藥後,對藥品有所瞭解的漆妻卻在無意中翻看藥物說明書時,發現該藥沒有標出分子結構,且化學成分說明,也有常識性的錯誤。

隨後,漆先生上網進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查詢時,卻驚訝地發現,在商品名一欄輸入「前列迪」後,電腦竟顯示「未找到符合查詢條件的數據」(即該資料庫中根本無此藥品)。而當他按照「前列迪」藥盒上的國藥准字編號H61020875輸入後,顯示的生產廠家是陝西省醫藥工業研究所(跟藥盒上相符),但藥品名卻變成了「諾氟沙星膠囊」!漆先生聯繫上了陝西省醫藥工業研究所。對方有關負責人告訴他,一個國藥准字編號只對應一種藥品,國藥准字編號H61020875所對應的是該所生產的諾氟沙星膠囊,而他們從未生產過「前列迪」。顯然有人在假冒該所的名義生產「前列迪」!

本來是要救死扶傷的醫院,現在為了錢,竟然在病人身上開假藥,把小病當大病治療。所有這些惡劣的行為,對老百姓的心理和生理的傷害非常嚴重。為了避免傷害更多的老百姓,我強烈希望政府司法部門對他們進行立案調查。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