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能活不過2010年?

到2020年,歐洲沿海城市將被上升的海平面所淹沒,英國氣候將像西伯利亞一樣寒冷乾燥。核戰、大旱、飢餓和暴亂等問題將困擾全球各國。

中國南部地區在2010年前後將發生持續整整10年的特大乾旱。中國北方將水患不斷,南方一片乾旱……

一份美國五角大樓「秘密報告」引起中國科學家高度關注---

「今後20年內,全球氣候將發生突變,一場全球性災難就擺在我們面前,成百上千的人將在自然災害中死亡。」

「亞洲和北美洲的年平均溫度下降達5華氏度(2.8攝氏度),北歐下降6華氏度(3.3攝氏度)……到2020年,歐洲的沿海城市將被上升的海平面所淹沒,英國氣候將像西伯利亞一樣寒冷乾燥。核戰、大旱、飢餓和暴亂等問題將困擾全球各國。」

「中國南部地區在2010年前後將發生持續整整10年的特大乾旱。2010年以後,中國北方水患不斷,南方一片乾旱……」

這些「預言」來自美國五角大樓向布希總統遞交的一份「秘密」報告,報告警告說:今後20年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構成的威脅要超過恐怖主義。

太聳人聽聞了吧?然而,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研究員羅勇不這麼想,針對這些預測中國科學家已經進行了三次研討,最近的一次研討剛剛結束。與會專家認為,雖然該報告中對全球氣候變化預測的極端情景幾乎不可能發生,但其中對中國部分的預測還是很有啟發意義和預警價值的,它提醒中國科學家將氣候變化研究上升到國家安全的高度。

「我們把報告的原文、要點及有關分析和建議,報告給了中央和國務院。我聽說---我還沒看到原件,我們提交的報告很快得到了有關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批示。」

我們現在對全球氣候突變進行評估,就像1995年有人研究過世界貿易中心是否會遭受飛機撞擊

2004年2月23日深夜,還在加班的羅勇,突然接到一位同事的電話,說2月22日的英國《觀察家報》,披露了美國的一份關於全球氣候變化預測的「重要」報告。

2月24日一大早,羅勇立即趕到單位,打開電腦,他很快在美國全球商業網路諮詢公司(GlobalBusinessNetwork,簡寫為GBN)的網站上找到了這份題為《氣候突變的情景及其對美國國家安全的意義》的報告。

「一口氣讀完這份報告,我被震驚了。因為報告的描述如此詳細和具體,彷彿就在你的眼前發生。」羅勇對記者說。

報告中關於2010年全球氣候變化的預測主要有:

---亞洲和北美洲的年平均溫度下降達5華氏度(2.8攝氏度),北歐下降6華氏度(3.3攝氏度)。整個澳洲、南美洲和非洲南部的關鍵地區年平均溫度上升達4華氏度(2.2攝氏度)。

---在歐洲和北美洲東部人口密集的農業產區和水資源供給地區,乾旱將持續幾十年。

---冬季暴風雪和大風增強,西歐和太平洋北部將遭受更強烈的大風天氣。

報告中特別提到了2010年的中國氣候狀況:

---季風降水可靠性的降低將對中國產生重大影響。

---中國南部地區在2010年前後將發生持續整整10年的特大乾旱。中國現在「南澇北旱」的降水分布型,到時候可能變成「北澇南旱」的降水分布型。

---夏季風可以為中國帶來降水,但也會引起負面效應,如洪水可使水土流失更加嚴重。由於水汽蒸發冷卻作用的降低,會引起寒冬延長,夏季高溫增加。

這份報告是美國國防部出資10萬美元,委託GBN公司完成的。研究的出發點是設想全球氣候變化可能導致的最壞的可能性,並提出應對之策。

據羅勇研究員介紹,GBN公司在美國很有名,該商業網路公司受雇於政府或企業,從事各種諮詢評估,提供決策依據。

報告在美、英、以色列等多個國家及環保組織中引起強烈反響。報告的作者之一施瓦茲解釋道:「儘管報告中所提到的有關全球氣候變化的景像似乎超乎人們想像,但卻非常值得提前採取措施,正如美國人曾對歷史上其他一些重大事件事前就作出評估一樣---比如,在1983年美國就開始為前蘇聯的解體提前進行籌劃,1995年我們就曾對世界貿易中心是否會遭受飛機撞擊進行研究。」

五角大樓的發言人則出來澄清說,這份由科學家和軍事顧問完成的報告,不代表國防部的官方立場。而且施瓦茲也不是研究氣候變化的科學家,只是使用了相關科學家的研究成果。

與此同時,對於這份報告的另外一種政治分析指出:布希政府一直否認氣候變化的存在,武斷地退出了有關溫室氣體減排的《京都議定書》,而五角大樓的「秘密」報告在對布希政府關於氣候變化立場的一片批評聲中被「泄密」---由於這份報告所描述的可怕情景非常生動,乃至聳人聽聞,很可能會對美國的大選產生重要影響。

氣候突變事關國家安全,這一點中國科學家沒有認真研究過

看完報告,羅勇說,當時的第一反應就是:

「以前我們很少考慮到,氣候會在慢慢地漸進發展的過程中發生意料之外的突然變化,比如在全球氣溫不斷升高的趨勢中,是不是會出現突然降低的可能?這一點中國科學家沒有認真研究過,由此可能帶來的後果也沒有預計。」

另一方面,目前氣候學家對於氣候變化的研究,更多地只是涉及氣候變化對自然生態系統和社會經濟系統的影響等等,「這份報告提醒我們,氣候問題不再是一個簡單的科學問題,而是一個關係到國家安全的問題」。因為氣候突然變冷,會導致農業產量降低,引起食物短缺;洪水和乾旱這些氣候極端事件將導致淡水供應和水質降低;冰和風暴將導致戰略性化石能源的供應中斷。「這些都會直接關係到國家安全。」

「不管這個報告產生的影響如何,也不管將來氣候的實際變化如何,作為一個科學家,我覺得我應該做點什麼,至少在這方面應該給國家提供一個科學決策的依據。」

毫無疑問,GBN的報告,引起了中國科學家們求證的強烈興趣。

很快,在一批氣候學家的努力下,3月4日,以GBN的報告為出發點,中國氣象事業發展戰略研究領導小組和中國科學院地學部,聯合組織召開了「氣候變化應對戰略研討會」。

在這次會議上,專家們肯定地指出,GBN報告裡所引用的科學依據,均是得到絕大多數同行科學家公認的研究成果,但是正像作者在報告中明確指出的,該報告的目的不是預測氣候將如何變化,而是描繪出如果我們對氣候變化沒有做好準備的話,氣候變化將對人類社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必須指出的是,GBN報告描述的情景僅是極端的情況,也許發生在某些地區,但不會是全球所有地區,而且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很小。」

5月10日∼12日,香山科學會議第232次學術討論會,主題為「氣候變化的應對戰略」。專家建議應當把氣候變化問題上升到國家安全的高度來對待,加強對氣候變化與國家安全對策的研究,建立國家應對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機制,並納入國家重大突發事件的應急反應系統中。

6月29日∼30日,青年科學家論壇在北京科技會堂舉行,主題為「氣候系統模式發展與氣候變化應對戰略」。GBN的報告再次成為會上大家關注的焦點之一。

2010年前後發生這種突變的概率幾乎為零

羅勇說,GBN的報告中對於全球氣候預測的基本思路是,氣候突然變冷、變干、風暴增加,從而給人類造成巨大傷害。

「根據我的研究,GBN預測的情景發生的可能幾乎為零。」

羅勇打開電腦,指著一連串的表格,向記者解釋。

GBN的報告中,引用了兩個很重要的用來支持其預測的科學依據。第一個科學依據,就是通過對格陵蘭島冰芯樣本的分析,對歷史上氣候變化的情景進行了細緻回顧。他們發現,在歷史上每當氣溫逐漸升高到一定的數值,不利的天氣狀況可能會相對突然地增多,在這種情況下,氣候很可能發生突變,比如氣溫突然降低,並且降低的幅度和持續的時間都會很長。

根據GBN報告中的資料,歷史上曾經有3次這樣的突變。

第一次突變,是發生在距今12700年前的「新仙女木事件」。這次突變開始的幾十年裡溫度下降了約5華氏度,迅速降溫過後,隨之就是持續了1000多年的冷干天氣。

第二次突變,是發生在8200年前的歐洲和其他一些地區的「嚴冬事件」。這次突變,使得冰川前進、河水凍結、農業生產急劇下跌。

第三次突變,是在公元14世紀到19世紀中期,北大西洋地區經歷了一次相對寒冷的階段,通常叫做「小冰期」。它帶來了嚴冬和氣候突變,對歐洲的農業、經濟和政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格陵蘭海岸結冰,阻止了商船駛往格陵蘭,並且使得漁民在整個冬天不能捕魚。農民被迫屠宰那些營養不良的牲畜,魚、蔬菜和穀物供應不足。據統計,這次突變造成了成千上萬人的死亡。

「GBN報告通過類比的方法認為,現在氣候的發展也是全球氣溫逐年升高,而且升高的趨勢和歷史上的幾次突變比較相似,所以就存在著突變的可能性。」

羅勇說,對於GBN報告中提到的歷史部分,他也進行了細緻分析:「這些數據,都是對歷史上幾次氣候突變前氣溫和海水鹽度變化的分析。」羅勇說,從每10年溫度升高的數值來看,「新仙女木事件」發生前,溫度升高是1∼2攝氏度,「嚴冬事件」發生前是3∼5攝氏度,「小冰期」發生前是1∼2攝氏度,而現在溫度升高才0.6攝氏度,遠遠低於前幾次突變前的溫度升高數值。

從氣候突變前的鹽度降低來看,「新仙女木事件」發生前,鹽度降低了2‰∼3‰,「嚴冬事件」前降低了1.0‰,「小冰期」發生前降低小於0.5‰,而現在鹽度降低是0.05‰∼0.10‰,也低於前幾次突變前的降低數值。

「通過這些數據的對比,我認為在短期內發生氣候突變的可能性不大。」羅勇說。

GBN報告的另一個科學依據是,在世界各大洋的表層和深層,有一股溫(度)鹽(度)環流輸送帶,這個輸送帶從格陵蘭附近的北大西洋開始,因為這裡的海水的溫度比較低,海水鹽度比較大,在重力作用的推動下,這裡的海水會下沉,然後在海洋深層向南流經南大洋,最後在北太平洋和北印度洋上翻,變成表層洋流,流回到北大西洋,形成一個封閉的環流。

「環流經過的地方,帶去了海洋上的熱量和濕潤的氣候,所以這些地方降水較多,氣溫也比較好。」但是GBN的報告指出,隨著現在全球氣溫不斷升高,格陵蘭島的冰也在不斷融化,越來越多的淡水通過陸地上的河流,彙集到了北大西洋,這樣北大西洋的海水鹽度不斷降低,鹽度的降低導致海水失去了這種重力的推動,不再形成環流。「於是,沒有了環流,海洋上的熱量和濕潤的氣候不能到達陸地上。全球氣候突變,氣溫不斷降低也就成了可能的事實。」

針對報告中提到的這個科學依據,羅勇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說,從目前北大西洋海水鹽度的變化幅度來看,未來20年溫鹽環流關閉的可能性不存在。

「所以,從這個科學依據上來說,GBN報告預測的氣候突變,發生的可能性同樣幾乎為零。至少在2010年前後發生這種突變的概率太小了。」

2010年前後中國有可能變成「南旱北澇」

「2010年前後中國南方持續乾旱10年,則有發生的潛在可能。」

羅勇說,GBN報告中關於中國的預測內容,大部分措辭比較模糊,只有一條明確指出了時間和地點,那就是在2010年前後,中國南部地區將發生持續整整10年的特大乾旱;同時還說,中國現在的「南澇北旱」的降水分布型,到時候可能變成「北澇南旱」的降水分布型。

羅勇說,他從兩個方面嘗試著求證。

一方面,以每10年為一個階段,對中國夏季降水進行分析。通過大量的分析,羅勇繪製了從1951年到2000年我國夏季降水分布圖。

從分布圖中,羅勇發現了下面的規律:1951年∼1960年,我國夏季的降水主要集中在東北和華北;1961年∼1970年,我國夏季降水主要集中在華北,東北開始減少;1971年∼1980年,我國夏季降水集中地區繼續向南移動,北方開始減少;1981年∼1990年,我國夏季降水集中在江淮流域;而1991年∼2000年,我國夏季降水主要集中在長江以南地區,形成現在的「南澇北旱」型分布。

「可以看得出來,我國降水集中的地區在有規律地變化著,存在著20年左右的週期。未來10年多雨區可能會重新回到北方,也就是可能在2010年左右形成了『南旱北澇』的局面。」羅勇說。

另一方面的求證更具有戲劇性。

羅勇說,氣候變化的不確定性很大,尤其是氣候突變的不確定性更大,IPCC(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提供給各國的對未來氣候預測的模式,以及各國自己做出的對未來氣候變化預測的模式,都考慮了人類活動對氣候變化的影響,特別是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以溫室氣體作為主要的考察內容,主要是因為對於東亞地區來說,東亞季風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夏季降水的多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導致東亞大陸氣溫升高,氣溫的升高將決定大陸和海洋之間的氣溫差額,這個差額決定了東亞季風的強弱。東亞季風的強弱,又決定了海洋的濕潤水汽可以到達陸地上的北部還是南部。「一般說來,溫室氣體排放過多,大陸氣溫就上升得快,夏季時,海洋上和大陸的溫度差額就相對小,氣壓差額小,決定了季風會比較弱,這樣季風只能到達大陸的南部,反之,則相反。」

「我們把中國溫室氣體的排放數值,拿到這幾個模式中綜合計算,得到了一個戲劇性的結論。」羅勇笑著說,如果按照現在全球溫室氣體的高排放量,而不加以控制的話,那麼,經過計算得到的情況是,到2010年前後,我國夏季降水的分布類型還是現在的「南澇北旱」,沒有發生變化。那麼,GBN報告中所說的「10年乾旱」,也就不存在了。

「但是,如果各國政府加大對溫室氣體排放的監管,通過種種手段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那麼,到2010年的時候,我們發現,我國降水分布的類型剛好和GBN報告中預測的一樣,即變成了『南旱北澇』,南方可能將真的面臨乾旱。」

從「南澇北旱」到「南旱北澇」,一個輪迴70年

羅勇的分析,在另外一位科學家那裡得到了回應。

「GBN報告裡預測,2010年前後,中國的降水類型將由『南澇北旱』可能變成『北澇南旱』,這個結論,我在1年前就得到了。」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大氣科學系教授錢維宏在實驗室裡對記者說。

從1999年開始,錢維宏從事「近百年來我國北方地區乾濕變化規律及預測方法研究」。

他首先分析了我國1961年∼2000年間近500個氣象站收集到的有關氣溫和降水的資料。錢教授發現在1979年左右,我國夏季降水出現了一個明顯的變化:1979年以前,我國夏季的降水很明顯是北方多而南方少;1979年以後,逐漸轉變為了南方多,北方少,也就是現在的「南澇北旱」。

找到這個分界點的錢維宏,有些興奮,他把數據的收集和整理從現在開始往前推進了120年。120年的數據擺到錢維宏面前時,很快,規律性的東西再一次出現了。

錢維宏發現,從1910年∼1940年,我國夏季降水是南方多,北方少;從1940年∼1980年,我國夏季降水是南方少,北方多;從1980年到現在,我國夏季降水又是南方多,北方少。

「1910∼1940年是30年時間,1940年∼1980年是40年,從1910年到1980年是70年時間,也就是說從1910年的夏季降水南方多,到1980年又回到夏季降水南方多的狀況,這個週期是70年左右!」

這個週期是否可信?錢維宏再一次把數據收集的時間,向前推進到了500年。這500年間有限的數據再次印證了這個70年週期的準確性。「過去近千年和近500年的中國東部旱澇分析,揭示出長江與黃河流域的旱澇變化是相對立,並且還是以70年為週期交替出現。」

得到這樣的規律,錢維宏還是不放心,他又從韓國找來了證據。原來,韓國漢城的定量觀測降水是從1777年開始的,從這裡收集的200多年的數據來看,東亞地區的降水也剛好有60∼70年的週期變化。

利用國際最新的近50年大氣環流格點資料,錢維宏驚喜地發現,東亞季風的環流轉型也發生在1979年,東亞季風從1979年開始發生年代際減弱的時候,季風只能將氣流送到中國的南部,向北輸送的水汽減少,這時就出現了「南澇北旱」的格局。

「正是在這些研究的基礎上,我才能說我國南北氣候的轉型是肯定要發生的。」錢教授說,根據70年的週期來預算的話,從1979年開始的「南澇北旱」,到2015年左右將轉變為「南旱北澇」,但具體時間還將與人類活動的影響有關。

降水變化對「南水北調」工程意味著什麼?

「華北地區降水的增多,對北方生態系統的恢復具有巨大作用。」國家氣候中心的吳統文研究員最近做的一項研究,就是利用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自行研製的氣候預測模式,模擬了現在溫室氣體排放條件下華北地區降水變化趨勢,「在未來十幾年裡,華北地區的降水可能會增多,這是一個好的現象」。吳統文說,北方降水的適當增多,無疑會刺激這些地方經濟的繼續發展進步。

「降水發生轉型,對南水北調工程沒有太大影響。」吳統文表示,根據他的研究,降水發生轉型後,北方的降雨量也只是相當於當地正常年有所增加,「北方的水資源肯定還是很缺乏的,要保持生態的正常發展,還需要大量水資源」。

「根據我們的預測,如果降水發生轉變,可能北方的降水可以增多20%。」羅勇表示,氣候變化的不確定性,決定了對於「南水北調」工程的研究也有很多不確定性,現在還不好肯定地說,降水分布的轉變對這個工程會有哪些重大影響。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趙平也認為,關於中國2010年夏季降水將變為「南旱北澇」的預測,其中的不確定性還太大。究竟會不會轉變是一方面,會旱成什麼樣,澇成什麼樣,南方具體是旱在哪裡,北方具體是澇在哪裡,這些現在誰也說不好。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