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高考「怪題」
20世紀30年代初,清華大學教授陳寅恪在一次國文考試中,別出心裁地出了一道「對聯題」,題目是上聯「孫行者」,要求學子按照對聯的寫作格式,答出下聯。「孫行者」是小說《西遊記》中孫悟空的別名。許多考生見到這樣一個「怪題」,大驚失色。為難之餘,只好搜腸刮肚地在《西遊記》中苦尋答案。於是,有的對「豬八戒」,有的對「沙和尚」,還有的對出了「牛魔王」。更有的考生對此題大為不滿,一怒之下寫出了「王八蛋」答案。自然,這些答案只能得「零分」。據說,只有一名考生答出「胡適之」得了滿分,但這並不是標準答案「祖沖之」。閱卷教師認為,「胡適之」雖然比不上「祖沖之」完美,但也說得過去。「胡」、「孫」都是姓氏;「適」、「行」都是動詞;「之」、「者」也都是虛詞。20世紀40年代末,有一所大學在招生時,出了這樣一道數學題:「三角幾何共八角;三角三角,幾何幾何?」這道題真可謂是晦澀難懂,自然無人答出。其實,題中的「三角」是貨幣「三角錢」,並非數學名詞;而「幾何」是疑問詞,也不是我們所熟知的數學名詞「幾何」。題意是 「三角錢加上多少錢是八角錢?」正確答案是「五角」。這道連小學一年級學生都能答出的試題,只因出得怪異,使得考生如墜雲裡霧中。
20世紀50年代初,有一年高考數學題是:「南京的白菜多少錢一斤?」許多考生不知所云。而它的題意是:「一斤等於多少錢?」這裡的「錢」並不是指貨幣的「錢」,而是計量單位「錢」,所以正確答案是「一百」。因為一斤等於十兩,一兩等於十錢,一斤即是一百錢。
- 關鍵字搜索:
-
歷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本文短網址: http://m.kzg.io/b5HB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