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興奮的一期《青年參考》

放在我手邊的是5月12日出版的《青年參考》週刊,總第1024期。封面上醒目的「割頭上訪十三年」幾個大字是那樣的觸目驚心,這不禁讓我想起記憶中的《南方週末》。而前者則是在連反映農民疾苦的作家都被密切監視的當口騰出兩個整版記錄這樣的事情,就更顯得難能可貴。看到這裡恐怕不少人尋思少見多怪,但是,後面還有。

第二版首篇就是引自《紐約時報》的《讓我們為中國祈禱》。特摘錄如下:「親愛的天父,請保佑中國領導人身體健康、地位穩固;請讓他在中國的銀行系統因為呆帳壞帳徹底垮臺之前小心謹慎地進行重組……天父啊,請原諒我們在過去幾年裡用在中國領導人身上的貶義詞,我們實際上沒那個意思」;「如果客戶欠你1000,那是他的問題;如果客戶欠你100萬,那就是你的問題了。中國的穩定,恰恰就是我們的問題」……這些言論明確無誤地向我們傳遞著與以往宣傳相悖的信息,儘管它仍舊是以肯定的姿態出現。也許這些只是借他人之口的春秋筆法,那麼後面還有更精彩的。

在我最喜歡的影像版,這四個字的出現令我瞠目結舌:《再見,列寧》--天啊,我曾經認定在它成為一部老電影之前休想在我們的媒體上見到,可今天不但見到了,還一併讀到這樣的簡介:「東德青年阿歷克斯的母親是一個堅定的共產主義者。她在參加黨集體活動的途中發現阿歷克斯居然參加了反獨.裁的示威遊行……柏林牆倒塌了,東西德統一了……周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隨新的民主制度……母親安然地離開了人世間」。讓我記住安樂影視有限公司,並為了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買一次正版影碟。

翻到封底,《陳水扁「就職演說」說什麼》、《阿扁不會真正建國》等文章赫然入目,無論它寫了些什麼,這樣的標題讓我感覺主旋律是那麼地不清晰。

請原諒我的無知吧,原來我的興奮點如此之低。就像一個奴隸,一次偶然的放鬆給我的感覺便是生生不息。做為一份非學術性的大眾報紙,這樣的一次半拉子體驗真是痛快淋漓。

凱迪網路

本文留言

作者蹲在板凳上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