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槍擊案 李昌鈺:比甘迺迪案難查

(聯合報紐約記者劉麟/七日電) 刑事監識專家李昌鈺博士7日從美國啟程,預計臺北時間9日清晨抵達臺灣,他在行前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出發前已和三名日前到臺灣專家經過兩小時的討論,大家一致確定陳水扁總統的槍傷是新傷口,但受傷的時間須等他到臺灣看了進一步的資料後,才能下定論。他強調,本案攸關國家歷史命運,讓他責無旁貸,「就讓證據來說話吧。」

李昌鈺7日在匹茲堡市與甫自臺灣返美的「0319專案」獨立監識小組成員知名法醫魏契碰面,並與另兩位監識專家龐巴和哈格舉行電話三方會議,討論陳水扁槍擊案件的相關證據,大家都同意「從傷口照片來看,確是3月19日槍擊案發生當天的傷口,」。

四位刑事監定專家也確定,歹徒開了兩槍,兩顆都是土製子彈,從同一把槍射出,槍枝本身不排除是玩具手槍改造的可能性。魏契認為,「應該找一些玩具槍用不同的方式調整,試試看是否可以用同一把槍,不用重新扣板機就可以打出兩顆子彈。」

李昌鈺也表示,想知道凶手是近距離或遠距離射擊,但因為找不到武器,也找不到火藥殘餘物,所以很難有答案,他甚至認為陳總統的槍擊案比甘迺迪遇刺案還難查,因為甘迺迪遇刺時他的攝影師拍下了全部案發過程,監識專家知道哪一分哪一秒有槍聲、有幾槍,可以分析聲軌等,但陳總統中槍,只有子彈、衣服、傷口等證物,資料很少。

李昌鈺不願多談與魏契等人會談的內容,他7日下午從匹茲堡搭機前往舊金山,然後轉赴臺灣,他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形容此次返鄉的沈重心情。

他說,陳水扁總統遭槍擊案發生迄今,他收到超過3千封電子信,臺灣的檢察總長盧仁發、臺北市長馬英九等各界人士不斷的以電話請他回臺,他感慨地說,刑事監識科學被如此的政治化,世界少有。

李昌鈺表示,要不是和自己的國家有關,他一定回絕,尤其本案攸關國家歷史命運,讓他責無旁貸,他強調,「就讓證據來說話吧」。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