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在美國的行醫夢 幾家歡樂幾家愁
醫生在美國是一個令人尊敬的高薪職業。即便是本土的美國人,進醫學院當醫生也是件很自豪的事。外籍醫學院畢業的旅美人士,只要能通過美國醫生執照考試(USMLE),就可以申請在美國做住院醫。經過三至四年的訓練以後,他們就能在美國的醫院或私人診所行醫了。那些想做專科醫生的人,則還需三年左右的FELLOW訓練,而最終完成整個漫長的訓練過程。對外籍人士來講,美國的醫生執照考試分三部分:STEPI,STEP2和CSA。另外,不管應試者來美國多久,是否取得過美國學位,他們還必須要通過TOEFL考試。STEP1涵蓋所有的醫學基礎課,STEP2考查的則是臨床知識。做為臨床操作考試的CSA(CLINICAL SKILL ASSESSMENT),主要是考查應試者的診斷技能,病例書寫和提出的治療方案是否合理等等。
通過所有的考試後,外籍MD要和美國當年醫學院的應屆畢業生一起,參加本年度的MATCH。美國的MATCH很像中國大學畢業生的「雙向選擇」。成功的MATCH除了上述的考試成績要優秀以外,良好的面試表現和幾封有份量的推薦信,也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在本國有過臨床經驗的外籍人士,也容易有更多的面試機會。通常來說,住院醫的面試錄取率是10%。如果按照這個比例,每位MD大約要有10個面試的機會才有可能找到住院醫的位置。但實際發生的情況並不完全是這樣。我認識一位老兄,面試了二十幾個醫院,還是沒戲。可另外一位,畢業於國內一個很小的醫學院,只有5個面試,就找到了住院醫的位置。
MATCH的結果通常是每年的三月中旬公布。每年的這個季節,對那些有人考美國醫生執照的家庭來說,真的是幾家歡樂幾家愁的時刻。
值得自豪的是,每年的這個時刻,畢業於大陸醫學院的MD可以成功圓夢的人不在少數。幾年的寒窗苦讀,終於有所收穫,確實讓人欣慰。而那些已經完成所有的醫學訓練,在美國正試行醫的國人,現在也遍佈在美國的各個城市。有相當一部分華人家庭,兩口子都是醫生。暫且不談他們付出的辛苦,但他們的地位和收入即使和美國人相比,也可以算得上是笑傲江湖了。
但是也有不少人,在每年的這個時刻,會因落榜而失意。畢竟,他們經歷了至少歷時兩年的考試,還有一系列的申請和幾乎跑遍美國的N個面試。這一切,已經讓許多人疲勞不堪了。考醫生執照的人,大多數是白天有FULL-TIME工作,他們只能利用晚上週末和節假日閉門苦讀。因為考試內容很多,需要有足夠的時間來溫習。就算一切順利,所有的考試都能一次通過,至少也需要有兩年的時間。這些落榜的人,如果幸運,他們可以通過當年的POST-MATCH而如願以償。那些沒有再次面試機會的,也只好等到下一年了。也有一些人連續幾年都落榜,他們最終只好放棄在美國行醫的夢想。
做為一名海外遊子,我敬佩所有在美國考BOARD做醫生的大陸同胞。他們在圓夢的過程中,不管是得意還是失意,他們絕對是一群有毅力有耐力有恆心有信心的學子。
我衷心祝願所有想在美國行醫的中國MD都會如願以償。
- 關鍵字搜索:
-
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