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關閉六百多家國營報紙

(據自由亞洲電臺記者石山報導)中共中央去年成立了一個報刊治理工作協調領導小組,專門進行報刊雜誌的清理整頓工作。新華社報導說,治理報刊工作,主要針對黨政部門報刊太多、太濫的問題。經過九個月的時間,中國總共關閉了677家黨政機構經營的報紙,3百多家報紙和黨政部門分離,節省資金達到十八億元人民幣。

廣東省某市宣傳部門的工作人員章女士說,被關閉的主要是縣級市黨政部門主辦的報紙和行業報紙。

章女士:「各個縣的,每個縣都有日報嘛!這些都取消了大部分,只留少量的。他還不光是說你能不能能養活自己的問題,反正他有個合併標準的問題,不要合併,撤!都撤掉了,沒那報紙了。廣東很多份,32個地市級,幾乎每個市都有日報,都撤很多了,行業報紙就沒讓他再做了。」

中宣部長劉雲山星期一在北京的中央報刊治理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表示,報刊是重要的思想文化陣地,要牢牢把握正確導向。參加會議的中紀委副書記何勇則強調,各級紀律檢查部門要把治理黨政部門報刊散濫,和利用職權攤派問題,以及切實減輕基層和農民負擔,作爲糾正行業不正之風的重要內容來抓。

章女士承認,許多黨政部門的報刊,確實有層層攤派的現象。

章女士:「他就一級一級的往下下,他有一個發行系統。他不是一個市場的發行系統,他是一個行政的發行系統。甚至就是說攤派,通過系統,假如我這是法制報,就通過司法系統,司法局多少份,下面司法所多少份。他拿出這個錢,這個錢是公款哪,還不是自己私人掏腰包的,那等於是加重了財政負擔。」

她承認,目前在中國要取得報刊發行的批准,仍然非常困難,而許多縣市地方政府可以輕易獲得。她說黨政部門報刊散濫的治理是中國整頓報刊市場的一部分。有關部門決定,今後基本上不再由黨政部門出資辦報刊。

加拿大的中國事務評論員杜智富分析說,中國整頓報刊市場,治理黨政部門經營的報刊,是爲了加強宣傳管理,而不是擴大新聞的自由度。

杜智富:「這個新聞是黨的喉舌,這個主導思想並沒有改變。所以我們並沒有看到中國認識到新聞自由對一個現代社會的重要性、理解。這些整頓不是根本性的一些整頓,這個只是技術上,或者是管理上的一些操作。所以其實不是我們大家社會老百姓所期望的、根本性的新聞自由改革。」

杜智富認爲,新聞媒體社會化和民營化,是實現新聞自由的基礎。在中國,經濟改革逐漸深入,國際化和市場化的趨勢已經無法扭轉,放開對報刊雜誌的創辦,和發行的嚴格限制是不可避免的。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