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專家料中國庫存糧食今年耗盡

美國頂尖農業經濟學家、華盛頓地球政策研究所(EPI)所長布朗(Lester Brown)在日前致中國政府的一份報告中指出,中國正越來越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糧食需求,今後每年將被迫從世界市場進口3000萬-5000萬噸糧食,「糧食降格升高可能成為世界經濟的永久組成部分。」

不過,這並非布朗首次就中國糧食問題發出警告。早在大約10年前,布朗便聲稱,中國將無法解決十多億人的吃飯問題,中國將威脅世界的糧食安全。

庫存糧將耗盡

報告說,1998年以來,中國的穀物產量減少六7000萬噸,相當於加拿大年景好的時候一年的收成。結果,中國現在糧食短缺大約5000萬噸。預計中國儲存的糧食今年將用完,而大米短缺的情況特別令人警覺。

法新社引述布朗說,「全球每年大米出口總量為2600萬噸,中國若打算(通過進口)來彌補2000萬噸的缺口,勢必給全球的大米經濟造成混亂。」更不妙的是,全球糧食產量達到30年來的最低點。

報告認為,中國若要從世界上進口糧食,將不得不求助於美國。美國的糧食出口佔全球的大約一半。這樣的話,將造成一個前所未有的地緣政治局面,即13億中國人將同美國人爭奪美國食品。

報告說,美國去年對華貿易逆差高達1260億美元,這些錢足夠中國購買美國兩年豐收的糧食。為緩解中美貿易不平衡造成的政治衝突,中國政府去年底已派團到美國大舉採購,包括從南達州進口300萬噸小麥。

布朗將中國糧食減產的主要原因歸咎於可耕地面積減少。他說,由於降雨分布不均、沙漠化、城市化等因素,中國的穀物種植面積已從1998年的9000萬公頃減少到現在的7600萬公頃。

發展農業

糧食減少引起了中國政府的關注。中國政府今年決定採取多項措施,提高糧食產量,促進農村和農業的發展。中共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兼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錫文2月9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2003年,中國的穀物產量為9470億磅,比2002年減少了5%。這是中國穀物產量連續第五年下滑。

陳錫文說,穀物產量減少的部分原因是,一些農民放棄種植穀物,轉而生產更有利可圖的農作物。

美聯社指出,長期以來,中國政府都把穀物產量的自給自足當作一個關係國家安全問題,把進口穀物的數量限制在消費總量的5%。但農業官員們說,政府的糧食儲備持續減少,未來兩年內可能就會耗盡,進口更多糧食看來不可避免了。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