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雞隻異常死亡 學者恐流感先兆

香港繼日前元朗的大江埔村動物屍體收集站發現百多隻死雛雞後,昨日在同一個收集站再發現三袋死雞,雖然漁農署一直表示本港無雞隻異常死亡的情況,但有一直監察港雞只情況的學者表示港雞場有出現超過百份之五雞隻死亡但沒有呈報,他指現時雞隻是先感染「甘保羅病」後,再染上「新城病」致死,擔心這是爆發禽流感的先兆,因每當爆發禽流感前半年,雞隻均會集體感染甘保羅病,令雞隻免疫力減低而被禽流感病毒入侵。其後漁農署承認,在過去兩個月有八個雞場雞隻異常死亡。

衛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昨表示,該些死雛雞的化驗結果顯示,雞隻並無感染禽流感。他強調,當局會密切監察雞場,年幼雞隻的死亡率或會較高。根據規定,如雞場有逾百分之四的雞隻死亡,必須向漁護署呈報。

漁農署一直表示,香港無異常雞隻死亡情況,但昨日漁護署署長陳鎮源向一家報紙證實,由去年十二月至今年一月,共有八個農場出現雞隻異常死亡情況,雞隻均是先感染甘保羅病(學名為雞傳染性華氏囊炎)後,令免疫力減低,再感染新城病致死,但該些雞場已採取措施,雞隻死亡情況已受控。

但香港大學動物學系副教授兼理學院院長梁志清同日接受一個電視臺訪問時稱,得悉近期有雞場有百分之五,甚至一成雞隻死亡,雖然雞隻並非死於禽流感,但若雞隻感染甘保羅病,會令免疫力減低,有機會受禽流感病毒入侵。

他早前曾表示,甘保羅病會令雞隻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其他疾病,在九七年後本港爆發禽流感五次,在爆發前的半年,均有雞隻集體感染甘保羅病死亡,死亡率更高至三成、五成,甚至八成。

醫學界立法會議員勞永樂建議市民在現時禽流感高危期間,避免進食家禽內臟,連家禽其他身體部分如雞腳也應避免,勞永樂解釋,因為家禽體積小,所以一旦感染病毒,病毒容易運行到身體其他部分。


大紀元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