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有中國特色的……

【看中國特別報導】中共對其掌權後中國社會的性質的論點,一直是模糊的。一會說中國已是社會主義(55年),58年「大躍進」年代又紛紛說過二、三年就進入共產主義。可是過了23年到1981年11屆6中全會上又倒退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但根據共產主義祖師爺馬克思的理論,社會總是不斷進步的,舊的低一級社會總要被高一級社會代替。怎麼在中國就倒退了呢?為什麼會倒退,誰也不去說,誰也說不清楚。

後來,又覺得「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還是說不清,還是套不上馬大爺的公式,怎麼辦?不知哪位聰明人又想出一新招,由鄧大人一錘定音,稱之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個名詞用得非常狡猾,是一個含糊不清的大口袋,什麼東西都可以往裡放,也無「經典」著作可查,一切你都可以用「有中國特色」來擋住。

其實,中共對中國社會性質的分析,一直是貫有「中國特色的」,如49年前,中國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不知世界上還有哪個國家也是這樣性質的,這不也是有「中國特色的嗎?」中共自稱是信奉馬列主義,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可中共又是信奉的馬列主義與中國實踐相結合的「毛澤東思想」,這不也是有「中國特色的」嗎?

實際上,中共哪一個歷史時期,哪一個重大政策都是帶有「中國特色」的,沒有一件是「正統的」、「真正的」和「不二價的」。

當然,我不是說「正統的」就都對,「有特色的」就一定是錯,而是藉口以「有中國特色的」偷換了主體,改變了基本原則,使得成為非驢非馬的四不像。

為什麼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特色」,總是與眾不同呢?說白了,這一切都是為了符合當時掌權者的最高利益,政策是他們定的,又沒人敢於監督,因而他們不斷為了自己 的利益自圓其說,從而創造了有中國特色的。

按祖師爺的定義,共產黨應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組成的。改革開發以前,中共還沒拉下這塊布,至少口頭上還總這樣喊,似乎他們是代表了工人階級利益的,實際上給工人階級戴的是「空心帽子」,他們在中共統治下,也沒得什麼利益,得利的都是那些大、小中共幹部。改革開發後,就連這塊牌子都不要了,工人階級,逐漸成為下崗工人的代名詞,淪落為城市中最為貧困的下層市民,不少得靠極微薄的下崗津帖(實際是救濟金)來生活。在資本主義世界,有中共所稱的「黃色工會」來為他們的爭取權益、而在中國一統天下,有哪一個工會「敢起來為工人,爭取權益」有哪個敢起來領導工人抗議罷工?」特別是資外企或合資企業裡的工人,更得小心翼翼,前幾年不還出現南韓女老闆打人、罰跪之事把?工人明知老闆不對,還得支持,因為生怕老闆一怒之下把他們飯碗給砸了,這樣家裡生活怎麼辦?再不合理也的忍氣吞聲。所以與49「解放」前相比,工人階級不是翻身,而是翻到坑裡去了。大概當國家主人翁應比常人多吃苦。
近來,江XX又提出讓資本家入黨,成為「紅色資本家」。當然,黨內還有不少「左」先生激烈反對。其實,黨內資本家還少嗎?遠的不說,江XX的兩個兒子,哪個不是大資本家?而且怕是全世界富比士排行榜都能佔一席之地;再說李X的二兒一女,哪個不屬於資產階級這一批的大官?如此,省、地、縣的幹部有幾個不上行下效,不先讓自己的子女肥起來?而且他們難道不都是「黨員」?不管怎麼說,他們都是「黨員資本家」或「資本家黨員」,中共不早就變質了嗎?倒不如拉下臉皮,堂堂正正地請些資本家進來,最後再正式改換門庭,修正「字號」

由此看來,現在的中國共產黨,不也是「有中國特色的」共產黨嗎?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