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陳檸:潘岳的「環境文化」與「和」的民族精神

 2003-11-06 14:4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看中國報導專稿】潘岳在文章《環境文化與民族復興》中談到了環境文化與民族精神的關係,並指出「中華傳統文化的內在精神與當今世界方興未艾的環境文化驚人地吻合。」這一論述頗有見地。

  中華民族精神與現代環境文化的契合點,就在於「和」。

  中華民族本身就是一個多民族融合的大家庭。中國歷史上經歷了三次大規模的民族融合。從春秋戰國至秦的五百年,是第一次民族融合。楚人、吳人、越人、東夷人、西戎、南蠻、北狄與「諸夏之族」一起融合形成了漢民族的雛形。第二次,從南北朝到唐初,約四百年。匈奴、鮮卑、羯氐羌等「五胡」入主中原,融入漢民族。第三次,從五代十國到元末明初,女真、契丹、西夏、沙陀等少數民族與漢民族同化。滿清入關後,滿族融入了中華民族。

  中華民族是一個寬和,開放的民族,注重與其他民族的融合與同化。猶太人在歐洲獨立了上千年,在中國卻被中華文明所同化。在宋代有大批猶太人進入中國,曾向宋神宗朝進貢,宋神宗告訴他們:「歸我中夏,遵守祖風,留遺汴梁。」並賜趙、李、張、高等17姓。這批猶太人後來被完全漢化。這些充分說明瞭說明瞭以「和」為貴的漢文化的強大的融合和消解的力量。這種極強的民族融合力,得益於中華民族的人文主義的傳統以及對和的觀念的理解。

  中國文化也是「和」的文化,是多元文化的融合體。漢朝開始,中國就開始與世界交流,除了與周邊國家朝鮮、日本、越南、緬甸有各種聯繫外,與南洋群島、馬來半島交往也很頻繁,著名的「絲綢之路」也是那時候開通的。唐朝與世界文化的交融更是空前,李白題詩:「落花踏盡游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可見,外國人在中國開店很普遍。當時,唐朝的國子監和太學,接納二萬多外國留學生,盛況空前。唐朝人對於外來文化廣泛吸收,胡裝、胡食、胡舞盛行街頭,漢人「大有胡氣」,豪爽而剛健,以至於「洛陽家家學胡樂。」唐玄宗時的《上元樂》,舞者多達四百餘人,氣魄宏偉,富麗堂
皇。和的大氣魄必須以開放的文化政策作手段,正是這種開放、交融,才有中國傳統文化對外域文化的廣泛吸收,才能全面豐富自己,形成盛唐雄漢的崢嶸氣象和中國文化的黃金期。

  儒釋道三教合流,標誌著華夏文化走出大陸而成為東亞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融化外域文化的極其燦爛的一頁,也是中國文化和的精神的一次典型體現。

  印度佛教中國化,產生了雙重結果:一是佛教被改造,成為中國式的佛教即禪宗,與印度本土的佛教有質的區別。另一個是佛教和儒教合一,推進儒學變革,走出了子學和兩漢經學的框架,形成了宋明理學,創立了自身的心性本體論。宋明理學與禪宗波動了整個東亞,使華夏文化圈成為現代所說的東亞文化圈。正是「和」的精神,塑造了和的文化,塑造了中華民族的千年輝煌。

  「禮之重,和為貴」。中國人不僅僅重人和,更重與天和、與地和。儒家提出"天人合一",人事必須順應天意,要將天之法則轉化為人之準則,順應天理,方能國泰民安。道家提出"道法自然"。老子主張自然法則不可違,「天道圓融」,人道和於天道。

佛家提出"佛性"為萬物之本原。宇宙萬物的千差萬別,都是"佛性"的不同表現形式,其本質仍是佛性的統一。眾生平等,眾生和合。

  環境文化從根本上講,就是和的文化,就是要追求人與自然的融合,人與自然的和諧。因此,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的傳統文化,既是對中華民族「和」的精神的發揚,也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