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有個「陝西村」

126年前,萬餘名陝西民眾因戰亂背井離鄉,最終定居在中亞地區,並形成了如今有11萬多人口的「陝西村」。他們從不和當地人通婚,依舊操著126年前的陝西方言,保持著126年前的陝西民俗。為了不忘記先輩們使用的方塊字--

  在中亞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和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之間的邊境河--秋河兩岸,住著一群特殊的居民--東干人,他們黃皮膚、黑頭髮。有11萬人口的他們組成了一個叫「陝西村」的地方,村裡的人都說著地道的陝西方言,都保持著百餘年前陝西地區特有的民俗民風。他們知道自己的祖先生活在一個叫陝西的地方,但他們卻不知道那塊土地到底是什麼樣子。為了找回漸漸忘記的先輩們使用的方塊字--漢字,受西安一所學校校長的邀請,哈薩克斯坦「陝西村」村長安胡賽帶村裡7名少年來西安學習漢語。

  昨夜,本報記者找到安胡賽,並作了一次似乎是在和「126年前的陝西人」對話的採訪。

  126年前的生死離別

  1877年冬天,原本生活在藍田和渭南的萬餘名民眾,因當時戰亂被迫拖家帶口向西逃難,一直逃到俄國境內才定居下來。安胡賽說,逃難的人最早有萬餘人,但途經甘肅、新疆等地先後有數千人死在路上,最後只有3314人定居在俄國境內。因為語言不通,這些人被沙皇政府稱作為東干人(陝西方言「東邊的人」演化而來)。隨後,沙皇政府賜給了他們7萬畝土地,並免徵10年的稅。隨後,這些陝西人便在那塊陌生的土地上播種下從老家帶來的麥種和菜籽,就此繁衍生息下來。後因前蘇聯解體等原因,如今這群有著11萬多人口的「陝西人」,平靜地生活在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兩國之間的界河兩岸。

  他們依舊生活在126年前

  今年43歲的安胡賽是「陝西村」歷史上第六任村長,他說「陝西村」內的居民大部分是回族人,剩下的都是漢族人。126年以來,「陝西村」內的居民從沒有和其他民族通過婚,且「陝西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在當地屬上層,教育好、修養也好。

  安胡賽現在仍稱呼政府部門為衙門,稱呼警察為衙役,把飛機叫風船。安胡賽說,村裡的人都說著126年前的陝西方言,而對於一些新興事物,如電腦等,就只能用俄語表達。村內的婚喪嫁娶儀式依舊是126年不變,新娘子仍舊要挽著清朝時期的髮型,穿著手工繡花的袍子和厚底靴子。村內的兒歌「月亮月亮漸漸高,騎白馬帶腰刀……」已經唱了百餘年,秦腔仍是村內人的傳統項目。

  「陝西村」的居民也有擔憂,因為他們只保存住了陝西方言,而漸漸地完全忘記了先輩們使用的方塊字---漢字。安胡賽說,如今村裡派7個少年來西安一所學校學習漢語,就是為了讓他們回去教更多人學習漢字。安胡賽說,村裡人都希望回到陝西看一看,因為陝西這塊土地在村裡人的印象裡還是一個傳說,他們都想回來看看祖先曾經生活過的地方。

華商晨報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