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少城市要建地鐵 國務院叫停

面對全國各大城市都提出興建地鐵的呼聲,國務院再次下令「急煞車」。據《北京晨報》報導,國務院辦公廳近日下發《關於加強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管理的通知》,用城市實力、資本金比例、工程造價、安全管理、設備國產化率 5項量化指標,提高門檻,實行更嚴格的宏觀調控,廿多個擬建地鐵的城市料受到影響。

5項指標 收緊審批

  報導稱,近年一些地方出現了盲目建設城軌交通項目的現象,國務院近日下發的文件從上述 5方面對軌道交通項目的審批制定限制條件。文件同時提出,進一步開放軌道交通市場,在投資渠道上鼓勵社會資本和境外資本參與,在融資渠道上鼓勵和支持企業採取盤活現有資產、發行長期建設債券和股票上市等方式籌集資金。對於城軌交通沿線土地增值的政府收益,該份文件要求應主要用於城軌交通項目的建設。

每年補貼 加劇財赤

  去年以來,包括瀋陽、杭州、青島、西安、重慶和成都等城市均高調表示要興建地鐵。最令人擔心的是,對於地鐵的立項標準、投融資機制至今並無成熟模式,過去的經驗也顯示,地鐵建設從來是個「無底洞」。例如北京地鐵,每年仍要政府財政補貼 4億元人民幣。而在建地鐵熱潮的背後,可能是一個龐大的赤字隱患。中國的財政赤字近年來快速上揚,已從 1997年的佔 GDP比例的 0.78%,升至去年的 3%,超過了國際警戒線。

  全國超過 20個城市曾計畫未來幾年內修建逾 20條地鐵及城市軌道交通線路,總長達 850公里,總投資至少 2000億元。較早前消息稱,中央要求人口超過 200萬的城市才符合修建地鐵的資格。

  目前北京有關方面稱,地鐵項目審批的新政策不會對目前北京的地鐵建設造成影響。


《明報》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