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天空: 形勢已變,泛藍陣營應有對策
大陸學者已經指出,經濟形勢不佳與失業率上升,本是陳水扁先生競選連任的最大弱點,然而,在國際經濟形勢日漸復甦的大環境下,臺灣經濟形勢也開始好轉,「泛藍」則可能失去攻擊陳水扁的著力點。而且,最近在「統獨」議題等兩岸關係問題以及「正名」活動上,「泛綠」陣營明顯處於主動而頗具優勢,從臺灣民調的最新變化也可看出。當然,就目前,做出悲觀或樂觀的結論還為時尚早,但不能不加以關注。此文是關於臺灣大選中對「泛藍」陣營提出的部分競選策略,許多內容都是「常規性」的共識,而非個人觀點,也希望對兩岸各黨能有「絲絲」幫助,中國早日和平,民主統一。
-- 真正認清臺灣主流民意
過去,「不獨,不急統,維持現狀」是臺灣人民的共識,但就目前看來,在民進黨執政以來,形勢已有明顯改變,「不統,不急獨,維持現狀」可能比較能反映臺灣多數人的觀點。由於「偏獨,偏統」的兩邊選票頗具穩定性,所以游離於「中間」的選票可能對大選具有決定性因素。因此,泛藍應該採取「中間偏獨」的競選策略,即穩定已有票源(這點可能相對比較容易),又「順乎臺灣民意」,吸收另一部分至關重要的票源;而且必須注意,這裡有很大一部分選票是在民進黨上臺後在偏向泛綠陣營,應設法讓他們「找回過去」。
對於泛藍過去的「九二共識」(或「一中各表」),泛綠喊出了「一邊一國」,而且用承諾「四不一沒有」加以「輔佐」,十分有競選殺傷力。最近,連戰先生訪美補充了「一中就是中華民國」的說法,行政院長游錫坤馬上表示樂見連戰支持陳水扁「一邊一國」的觀點,並表示由連戰的談話顯見國、親兩黨已揚棄宋楚瑜所提的一中屋頂理論。
嚴格講,這對泛藍非常不利,而且,所謂的「模糊」與「擱置爭議」也未必能比「一邊一國」來獲得民眾的認同與支持。因此,可能的話,泛藍應該採用:「只有一國,中華民國」,「保和平,救臺灣」等「中間偏獨」的競選路線,而且,必須說明,將來一切對現狀的變化,包括修憲,都需將徵得臺灣民眾的同意,從而與「一邊一國」及「一中」加以區別,也不違反民國憲法。相信,我們大陸方面也會理解與「支持」。
還有,為了顯示維護中華民國的信心,除了不提「統」外,可以制定一些類似大陸的「十五計畫」,如強調:2005年,中華民國怎麼怎麼,2008年,中華民國如何如何;中華民國100週年國慶要幹嗎……之類的策略,關鍵是要「吹」得響,贏得多數國人的支持。
-- 摘掉紅帽子
即與中共「劃清界限」:多提臺灣,中華民國,少提(或策略上反對)「一中」「中國(人)意識」「統一」,反對「一國兩制」;其他方面,在底下「大陸牌」將會簡單提到。
-- 提升、刺激、宣揚「民族主義」「國家主義」,自然要偏向臺灣意識,與中華民國意識。
-- 競選殺手鐧
泛藍除了(包括)使用以往及現在常用的「經濟牌」與「大陸牌」(即中共牌)外,將來最最關鍵的可能是要猛打「醜聞牌」及「效應牌」[註:類似過去的「李遠哲效應」及「許文龍效應」]來取得大選勝利。而且,對後者二牌要根據不同的「性質」,制定不同的方案,分「層次」分「時間」的打出,尤其,部分極為重要的「殺手鐧」通常要在後期,也就是臨近最後投票的時候才使用,才會頗具「震撼力」與「連鎖反應」,而且,充分利用了「民眾的接納與競選對手的反駁與反擊」之間的「時間差」來引得大選。
-- 醜聞牌
1. 一切選舉策略都應有「短期、中期、長期」之分別,指的是臨近投票的時間,而非策略實施的長短時間。比方說,短中期的「醜聞牌」就在謀求製造競選對方「整體、普遍」的腐敗、墮落等不利形象,及對方過去已有的醜聞;而「長期」多指最後的「殺手鐧」類型。
2. 要繼續、不厭其煩的挖競選對方過去及新的醜聞,最好是要有證據,而且最好是讓醜聞由同黨人員爆出。所以收買對方人士,也至關重要。
3. 針對自己的醜聞,可根據具體情況採用:反擊對方險惡用心;不「聞之起舞」;「外鬆內緊」,即對內解決問題,對外否認;「轉移視線」;「以攻為守」「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曝其問題等手段,但是,還是要取得「主動權」比較主要,在底下的「經濟牌」中會簡要論述。
-- 反離間牌
離間牌是常規性的,所以,對於內部矛盾,要「早發現,早解決」;對於外部的攻擊,可採用「外鬆內緊」的方式,對內解決,對外否認;並反擊對方的「造謠、誣蔑及險惡用心」;當然,對於「小事」,及時「自我批評」也是可以的。
-- 形象牌
「非年輕政治」「黑金復辟」「賣臺集團」「興票案」「李登輝的陰影」等等問題要繼續解決,一些問題要學我們大陸反腐敗,「月月講,天天講」;而且要經常出臺些相關的新規定,新政策,讓百姓知道你在努力了,只說也可以。
-- 精英牌包括「少壯牌」
這張牌非常重要,根據不同政治家各方面的特徵、優勢而打,打得好,基本可以穩住已有的票源,尤其「外省」及北方地區(如臺北)的主要票源,又要用其他精英人士(尤其有臺灣本土背景或具「本土影響力」)來考慮「內省」及南部的票源;而且要招納、採用「偏獨」的精英牌。
1. 針對性: 要有針對性、目的性的吸收某個或某地區「固定票源」,而不必盲目希望其「總攬全局、面面俱到」,比方說,對於「偏獨」的精英人士,吸收「中間」及「緩統」選票的任務就該由相應的其他人完成,而並非他。
2. 個性: 要突出他們的個性與不同政治模式,不要「同一塊鐵板」;對馬英九先生等人,要委以重任,讓他們充分發揮「個性」,即讓民眾感到大選支持「連宋」就是支持他們,又需感到他們對泛藍今後的發展(尤其以往不利方面如腐敗、官僚問題的改革、轉型)都會起到至關重要乃至決定性的作用,從而「充滿希望」。
-- 元老牌
對不同人,不同政治集團,應有不同打法,如蔣家人,需蔣家夫人、元老打,(有時代言人即可),郝柏村先生出來講話,都是十分正確的。但「中間偏獨」派,就要是「工作重心」,而要狠打各種牌,來適應不同的派別。
-- 李登輝牌
多採用「醜聞牌」與「分化(離間)牌」來對付李登輝先生的派系,「急獨」派是不必對其幻想了,而要去有意地將「媚日走狗,出賣臺灣,出賣中華民國利益派」與「偏獨」及「不反獨」的人士區別開來,吸收後者票源。這裡,也要防止與利用「許文龍效應」,設法「統戰」傳統出名的李派,與陳水扁派等派系,在關鍵時刻(如前面所說,通常為臨近投票後期)來大曝冷門。
-- 「李遠哲效應」「許文龍效應」牌
如前所說,要好好防止與利用此二牌,與「醜聞牌」結合,形成除「經濟牌」與「大陸牌」以外的競選「殺手鐧」。
-- 泛紫牌
可與「李遠哲效應」牌結合,「統戰」(自然包括收買)各組織團體的主要負責人,改變自身不利的形象(只說也可);多「承諾」,多開「競選支票」
-- 企業家牌
出名有影響的臺灣工商業領袖、代表(如王永慶,蔡萬霖,張榮發、施振榮、殷琪等等),要一位一位的「查」與接觸,一位位的「統戰」,要「恩威並施」最起碼也要盡量使其「保持中立」;配合「大陸牌」(中共牌)與「經濟牌」等;關注三通,大陸台商,兩岸「未來」經貿等議題。
-- 南北問題
主要呈現「北藍南綠」,可打「精英牌」(尤其在當地影響力大的人士);且在南部要突出「臺灣意識」,化解「省籍矛盾」;可多視察南部,提出中共「西部大開發」等競選口號、政策;在薄弱地帶,多承諾,多開競選支票,收買人心。
-- 經濟牌
一. 這一向是泛藍陣營攻擊對方的有利殺手鐧。
二. 由於國際經濟開始復甦,島內經濟可能出現好轉。
可以: 1.想盡一切方法唱衰島內經濟,方法五花八門,自然包括島內外(也需中共配合)輿論的有意引導與「造勢」,組織大小規模的和平遊行、示威、座談會等活動(大事小事都要,且具一定的連續性);
2. 對政府(指競選對手)提出的各項對其有利的指標的準確性與真實性,提出質疑與反擊,可「有意」的請所謂「權威」專家,(國際知名最好)分析報導經濟、社會的負面情況。
3. 時機成熟時,制定系統的,行之有效的經濟施政競選綱領,多承諾,多開支票(如前所說,尤其在南部等競選薄弱地帶,而且特定地方要貫徹「偏獨」綱領)
4. 提出部分較有新意,開放性的經濟議題與項目,如大陸的「西部開發」「金融特區」,「自由貿易區」等,不只侷限於島內,可有意引發(或說引導)島內外,至少是黨內外,進行「經濟」層面上,一定規模的討論、辯論,座談會要多舉行,多報導。因為競選對方可能會加以反擊,所以,應該同時提出各種方案以供討論與爭論,而且對民眾必須有很大的「吸引力」,關鍵是與民眾自身利益掛鉤,從而要有很大的「民眾支持性」,讓對方不好反對,更重要的是讓臺灣百姓相信你在為他們的生活切實著想,「拼經濟」有行動。
[註:議題可「廣泛」與「開放」,比方說,是A好,B好,還是C好?;也可以是AB都不好,C會更好;而非A就是A,因為A可能會引發大量的質疑與攻擊,但如果民眾喜歡,有利於競選,也未嘗不可;當然,社會上的各個階級,各個利益集團的利益都要兼顧,事實上,「吸引選票」才是活動的真正目的。
總之,須把握「主動權」,而非被動的反擊對手,誰主動,誰往往更加有利,而非在於誰更有「道理」,這(指「主動權」重要的競選思路)也可用於其他領域,如「醜聞案」與「統獨」議題等,泛綠軍頗喜歡掌握「主動權」來收買選票。
-- 大陸牌
一. 與中共「劃清界限」
二. 有「水準的大罵」中共,但須與競選對手有所差異。如 ① 中共人權問題,社會等問題;② 各方面(尤其國際領域)對臺灣的打壓問題;③ 必(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 關鍵字搜索:
-
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