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財經觀察:探究美國CEO的高薪之謎

紐約證券交易所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理查德.格拉索因證交所將支付給他一筆總額為1.39億美元的「遞延薪酬」,而頻頻遭到政經各界人士的指責和非議,被迫於9月17日在交易所董事會緊急會議上提出辭職,並獲得批准。格拉索就此結束了36年的華爾街生涯。

不瞭解美國企業主管人員薪酬情況的人也許會為如此大額的報酬咋舌,然而只要稍稍關注一下美國首席執行官們的收入情況就會發現,1.39億美元對於他們來說並不是天文數字。

  在2000至2002的3年中,美國雖然經濟低迷,但大型企業首席執行官們的平均年收入則高達1200萬美元,蘋果計算機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喬布斯以2.19億美元獨佔鰲頭,位居第二和第三的花旗集團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韋爾和思科系統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錢伯斯分別為9805萬美元和8725萬美元。他們的收入與公司業績並無太大關聯,甚至有公司表現越糟,首席執行官收入越高的現象。

  為提高公司業績,1998年和1999年喬布斯將自己的年薪定為1美元。這種做法受到越來越多首席執行官的效法。既然如此,他們又是憑藉什麼獲取如此之高的收入呢?其中的秘密就在於認股權。2001年,喬布斯獲得了8.72億美元的認股權,這是歷史上最大手筆的期權,這幾年他為公司的付出也自然得到了高額回報。在1996到1998年間,戴爾計算機公司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德爾總共得到了3800多萬股的優先認股權。

  其實優先認股權自1950年就已經出現,而當今的認股權文化則始於20世紀80年代的牛市。因為在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美國首席執行官的收入遠不及現在,當時雖然也有認股權,但以今天的標準來衡量實在是少得可憐;1964年至1982年期間美國股市低迷,那時的認股權也根本不可能讓首席執行官心動。但是,一旦股市牛氣重現,認股權便成了致富的最佳工具。那時隨著商業化逐漸加強,首席執行官們對於顯赫的名聲也越來越看重,逐漸把薪酬名列前茅看成是榮譽的標誌。這種社會演變也是促使首席執行官薪酬水漲船高的一個因素。

  戈伊蘇埃塔從1981年起擔任可口可樂公司的首席執行官,直至1997年去世。他把可口可樂公司發展成了世界頂尖級的企業,公司因此支付給他價值不菲的認股權和限制性股份,使之成為管理階層中的第一位億萬富翁:他是第一個不靠創建或資助企業而是通過為人打工而積累了超過10億美元財富的人。從這以後,首席執行官就開始用不同的方法來考慮自己的收入了。

  1999年,CA公司的王嘉廉成為了年薪最高的首席執行官---薪酬為5.07億美元。

  當經濟景氣,股市高漲的時候,也許沒有人會在乎首席執行官的高額收入。然而在美國經濟疲軟之際,大批員工失業,而首席執行官卻依然領著高額的薪水,這自然會激起美國公眾的不滿。此次格拉索被迫辭職可能就是對這種不滿的一種交代吧。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