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社科院發研中心發布網際網路狀況全景調查

 2003-09-23 23:2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9月17日下午2點,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發布了《中國12城市網際網路使用狀況及影響調查報告》和《中國5小城市網際網路使用狀況及影響調查報告》。同時,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媒介與青少年發展研究中心也發布了《中國7城市青少年網際網路使用狀況及影響報告》。

  繼2001年對北京、上海、廣州、成都、長沙進行的「網際網路在中國的使用及影響」大型調查之後,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於今年春啟動了新一輪調查研究。

  -泡圖書館變泡網

  本次調查報告研究發現:把網際網路看作是圖書館的人最多(佔被訪者的52%),其次是遊樂場(46%)和聚會場所(44%),然後是其他。由於目前中國開展電子商務的條件還不完善,因此認為網際網路是商場(26%)或者銀行(6%)的人也相對少些。是否上網會顯著地影響人們的看法,網民在認為網際網路是圖書館、郵局和聚會場所方面,顯著多於非網民。統計檢驗表明,被調查的網民和非網民對所有問到的網際網路功能都有不同的看法,雖然具體方面的差距有所不同,但所有差異均具有統計上的顯著性。我們還可以看出,被訪網民和被訪非網民的看法在分布上具有相似性,這可能意味著,他們的差距來自與網路接觸程度的不同,但基本的認同是一致的。

  調查還發現,使用網際網路時間越長,越容易對網際網路產生正面看法。網民對網路內容的信任度顯著高於非網民。這些現象很可能說明瞭目前

  媒體對網際網路的報導中的負面成分大於網際網路的實際的負面影響。上網時間超過3年者,會更多地使用網路工作或學習。同時,認為網際網路需要管理和控制的人也大大增加,當然,對管理的內容則有不同的看法。

  -網民比例上升

  從上網的比例看,網民佔人口的比例(尤其是小城市)達到約25%。但是,網民的分布並不和城市規模相關,而很可能與城市的政治、經濟、文化因素有關。對於影響人們上網的因素,社科院的研究不滿足於簡單地考察網民中不同人群的分布,而是通過對數概率回歸分析的方法發現:地區差異、家庭和個人收入、受教育程度、性別、職業和年齡都會對人們是否上網產生影響。

  從上網的現狀看,中國網民的平均上網時間並不長,在分布上也呈現地區、年齡、受教育程度、個人收入、性別和是否有配偶的差異。經濟發達的地區網吧使用率就低,而網吧使用率最高的是省會城市。每天都上網的人不到20%。而影響網民上網的因素主要還是技術和經濟,因此,ISP還可以有很大的空間,對網路產生的原因和年齡、婚姻、個人收入等無關,是否上網吧也沒有影響。真正有影響的是受教育程度、性別和使用網際網路的年限。

  -中文內容不再缺乏

  從上網的內容看,網民主要使用網際網路瀏覽、讀新聞和收發郵件。訪問的網站開始集中在5個大的門戶網站上,新浪的被選率遠遠超過其他網站。中文內容缺乏不再是網民上網的問題。使用電子郵件最多的是文化程度高、低、用網時間長的人等。電子商務還不夠發達,年齡、受教育程度、網路經驗和偏見都會影響人們上網購物。

  通過瞭解被訪網民經常訪問的網站,可以大致瞭解網民的網上行為。在本次調查問卷中要求被訪網民列出自己經常訪問的4個網站,然後通過人工編碼,進入統計軟體進行分析。從統計結果來看,被訪網民經常訪問的網站非常集中,並且基本都是中文的門戶網站,其中新浪網在調查中顯示出比較廣泛的認知和使用率。

  網民比非網民讀書和聽音樂的時間長,但看電視的時間少,當然這也和受教育程度、年齡等相關。上網看的新聞以娛樂和時事為主。相比較而言,網民最信任的媒體還是傳統媒體,而不是網路,對於網路媒體而言,最信任的也是內地傳統媒體網站而不是門戶網站等。網路並沒有影響人們直接交流。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