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一醫院五天內四青壯年猝死

猝死是指自然發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發病後6小時內死亡者為猝死;多數學者主張定為1小時。從9月11日到14日,五天的時間裏,有4個年輕的生命在貴醫附院猝死。

據新華網9月19日報導,這五位青壯年最大的不過36歲,兒子還在上小學;最小的21歲,還在念大學。他們像往常一樣生活,卻突然地在某個地方暈倒,然後就在那裡結束了生命。

貴醫附院96999急救中心負責宣傳的劉燁簡單介紹了這四個病人的情況。

「9月11日來的病人36歲,是我們主任的朋友,平時是個很注意生活質量的人。這一陣愛吃羊肉,接著胸悶了十來天,終於決定來醫院檢查。到內科開了化驗單照片,剛到放射科門口就暈倒了,呼吸心跳衰竭,搶救了兩個小時,宣告心臟突發性猝死。在中秋節等著丈夫歸來團圓的妻子和兒子悲痛不已。

12日,28歲的吳建華,像往常一樣衣著考究地趕去上班。他有甲亢,4天來一直都有些不舒服,可是也沒在意。但這天早上他走在半路上突然倒下去,還沒等到急救車,心肺功能衰竭而死。診斷後才發現,這個年輕人有甲亢危像這種危及生命的病。外行人常常分不清甲亢和甲亢危像這兩種病。

年輕人張小偉還在念大學,才21歲。像許多年輕人一樣,他喜歡到網吧上網。12日正巧是星期五,在這個愉快的週末,張小偉和朋友一起又去網吧上網。熬了一夜,他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寢室。剛回寢室沒多久,他就昏倒了,接著心跳停止。後來發現他是死於重症哮喘。張小偉以前就有哮喘病。

陳先生才33歲,在飯館裡和幾個朋友興高彩烈地吃完了鮑魚大餐,走到省醫附近昏倒了。急救車趕到時,他已經死去了。」

劉燁說,其實猝死並非空穴來風,都有一些表現。比如胸痛、胸悶、心慌和心悸,就可能有心臟病變、肺炎病變等病;吃鮑魚猝死是因為過敏性體質對鮑魚等過敏性東西的誘因積累到一定程度爆發了。這些病變只要平時做體檢就能查出,然後明確自己的身體極限在哪裡,也就能避免猝死的悲劇。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