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發現日軍侵華、策劃發動「九一八」的鐵證

瀋陽和平區同澤一校內日前發現了日軍侵華的又一鐵證--「供養塔」,這是日本特務組織在侵華時期建立的。

  據遼寧「九.一八」戰爭研究會副會長詹洪閣介紹,在和平區同澤一校教學樓北側,東西向躺著一個石物件。經查看,這個石物件材質為花崗岩,底寬上窄,呈正方體,頂部起尖,通長2.68米、底部邊長44厘米、頂部邊長34厘米。石物件正面刻有「吉興會物故者供養塔」字樣,「物故」意為「去世」;下面刻著「吉興會建之」。「供養塔」背後刻著日文:「茲二吾等會員相謀滿洲事變二殉職人員,吉興會在此建立此塔」,時間是「昭和十一年五月一日」,即1936年5月1日。


  據載,和平區同澤一校前身,是日本人於1912年建立的一座廟宇。「吉興會」是日本民間的特務反動組織,曾參與了「九.一八」事變。日本侵略者策劃「九.一八」事變時,由於軍隊力量不足,諸如日本「吉興會」等一些反動組織、日本商會,尤其是相當於民團的日本「在鄉軍人」等,都參與了「九.一八」事變,對中國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吉興會物故者供養塔」,就是「吉興會」為參與「九.一八」事變的死亡會員建立的。


  這個「供養塔」受到了和平區同澤一校有關人員的妥善保護。曾經有許多人出巨資購買這個「供養塔」,都被學校有關領導拒絕,因為他們深知,「供養塔」是日軍侵華、策劃發動「九.一八」事變的鐵證。


  瀋陽是「九.一八」事變的爆發地,此地原有許多與日軍侵華有關的舊址,但都在近年或被拆遷或被毀掉,即使著名的「九.一八」事變爆發的原始地點,如今也只有一座歷史博物館和一個紀念碑,舊址早已蕩然無存;而在瀋陽審判日本甲級戰犯的法庭現在卻成了書店。眾多能證明日軍血腥罪行的證據都不復存在,這已引起了一些史學家的憂慮。

新華網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