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杜鵑」吹走了廣東政府外衣

 2003-09-04 04:4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亞洲時報焱樺撰文) 颱風"鵑"週二使廣東20個地區懸掛了黑色或紅色颱風信號,其中深圳受災最為嚴重,不但造成嚴重破壞,還導致死亡20人,重傷20人,輕傷78人,失蹤2人。"杜鵑"襲粵也暴露了廣東省政府各應急環節薄弱,不但廣東氣象部門預警滯後,而且官方媒體關注不夠,各方面的預警防風工作都差強人意。

被形容為24年來最強勁的颱風"杜鵑"於週二19時50分在惠東港口鎮登陸後進入大亞灣,20時50分在深圳市東部沿海地區再次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2級,並伴有暴雨。好一個"杜鵑"同時創下了好幾項記錄:近年來在珠江口登陸的最強颱風,自2000年11月1日《廣東省颱風、暴雨、寒冷預警信號發布規定》正式施行以來,令廣州首次掛起了黃色及紅色颱風預警信號的第一個颱風,深圳市也4年來首次發布紅色颱風信號。

相比之下,廣東氣象部門做得就沒有"杜鵑"般積極。據《深圳商報》報導,"9月2日,因公在京的省委常委、代市長李鴻忠委託副市長梁道行召開緊急會議,對全市的防風抗風工作做了具體部署。16時30分,黃麗滿同志在市委常委擴大會上,再次對抗擊颱風工作進行部署……根據會議要求,20點15分,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李德成、許宗衡,副市長梁道行先後來到市氣象局、市三防辦,要求氣象局就颱風'杜鵑'在深圳市登陸後的走向進行具體分析,並當即通過電視和廣播等向全市發布緊急通知,就全市各部門協作抗擊颱風進行了具體部署。" 也就是說,深圳氣象部門是應"要求"才對"杜鵑"在深圳市登陸後的走向進行具體分析,並當即通過電視和廣播等向全市發布緊急通知的。那麼,之前深圳氣象部門幹什麼去了?而對僅在35分鐘後就在深圳市東部沿海地區登陸的"杜鵑",這樣的預警機制究竟有多大成效,看看"杜鵑"導致深圳死亡20人,重傷20人,輕傷78人,失蹤2人的戰績,答案不言而喻。

由週二晚上9時起,廣東省居民欲從本地電視瞭解颱風去向,都只能看到重複又的:"據廣東省氣象臺監測:晚上7時50分,颱風"杜鵑"已在惠東縣港口鎮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2級,達到40米每秒,最大陣風55米每秒;晚上8時,"杜鵑"的中心已經移到北緯22.6度,東經114.8度,並繼續向偏西方向移動,進入大亞灣,在深圳到惠州一帶沿海地區再次登陸。預計"杜鵑"未來繼續向偏西方向移動,繼續影響廣東海面和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地區。"

這段消息由週二晚上9時至週三早上持續不變,儘管時速30多公里的"杜鵑"早已芳蹤遠去。珠江三角洲一帶的居民全靠收看香港電視才知所防備。週三出版的廣州報章講述颱風詳情,仍舊這個版本。老百姓不禁懷疑,廣東氣象部門是不是9時後都下班了?

廣東官方媒體的預警宣傳工作也做得相當不夠到位。直至週二下午4時,廣東各大官方媒體網站上仍未能找到一個詳細說明"杜鵑"走向的路線圖,唯一可得的只有一個既沒有標明地名,也沒有標颱風過境時間的抽象"杜鵑路經示意線圖",讓想瞭解詳情,但苦於缺乏地理常識的民眾無所適從。雖然這個不知所云的"路經圖"所示有限,但是大多媒體仍轉載了,顯然是"有總比沒有要好"的心態在作怪。

同一時間,除21世紀網登載了廣州市氣象臺中午12點發布的紅色颱風信號消息之外,其他廣東官方媒體似乎仍"恍然不知",以致有網民在人民網強國論壇轉貼了廣州紅色颱風信號的帖子,遭到其他網民質疑,就足以說明當時廣東官方媒體對此關注不夠,預警宣傳滯後。

甚至,直至週二下午5時,在深圳官方媒體都搜索不到有關"杜鵑"的詳細資料,眼見離"杜鵑" 在深圳市東部沿海地區再次登陸只有不到3個小時,有的深圳網站居然仍掛著黃色暴雨警告,仍未見升級。

颱風"杜鵑"的名字是中國政府起的,她的來襲,吹走了20多條人命,也吹走了廣東政府一直標榜建設的先進電子政務的美麗外衣,暴露其各方面災害預警機制滯後的真相。如果廣東政府以及有關部門從此有所改進,"杜鵑"還算沒有白來一趟廣東。(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