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發現構造奇特的地宮 埋藏有大批石刻佛像

8月7日,濟南市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員在縣西巷道路拓寬工程工地發掘出一座埋藏有大批石刻佛教造像的「地宮」。


  該地宮東西寬3.7米、南北長4.3米、深0.8米,目前己發現佛、觀音、菩薩、供養人像等石刻和泥塑近50尊,其中個別造像表面塗有彩繪和描金,十分難得。從造像風格及銘文觀察,這批佛教造像主要有北齊和唐代等幾個時期的作品,其中以唐代的彌勒佛數量最多。


  新華社記者 吳增祥攝


  濟南發現構造奇特的罕見佛教地宮 埋藏大批石刻


  新華網濟南8月7日電(記者 孫浩)濟南市考古研究所8月7日宣布,一座埋藏有大批石刻佛教造像的「地宮」已經在濟南破土而出,這座地宮的奇特構造在全國尚屬首次發現。


  據負責這次考古發掘的濟南市文物局副局長崔大庸博士介紹,這座地宮形狀基本呈正方形,南側有出入口,東西寬3.7米,南北長4.3米,深0.8米。坑中央有一方特意用三和土夯筑而成的「壇」,坑的東北角和西北角分別放置一件陶缽,這在全國已發現的佛教造像埋藏坑,包括各個時期的地宮中尚屬首次發現。


  所發現的佛像被有規律地排列在坑的四周,目前共發現佛、菩薩、觀音、供養人像等石刻和泥塑近50尊,其中個別造像表面塗有彩繪和描金,十分難得。從造像風格及銘文觀察,這批佛教造像主要有北齊和唐代幾個時期的作品,其中以唐代的彌勒佛數量最多。最值得一提的是,在坑的西南角發現了一尊彫刻精美的菩薩頭像。


  據考古專家介紹,經初步觀察,這批造像的特點與1996年青州龍興寺遺址發現的造像有不少相同之處。這說明青州風格的造像,向西已經影響到齊州(濟南)地區。但這些造像也有許多地方與青州風格相比有不同之處,這也許反映了濟南地區北朝到唐代時期佛教造像的特點。另外,這批造像的發現再次證明,其附近即為人們所一直關注的開元寺遺址所在地。


  這次發掘是為了配合濟南市縣西巷道路拓寬工程進行的搶救性考古發掘。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