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兒育女在美國,曾完全被當成母親的職責。後來,女權主義者從男女平等,提高婦女地位的角度出發,呼籲父親多分擔育兒義務。
可是,近二十年來,心理學家與兒童發展專家逐漸發現,父親分擔育兒職責,對兒童的健康成長發育起著重要作用,某些作用甚至是母親無法替代的。父親分擔育兒職責因而成為一種時尚,在關心子女成長的中等收入家庭中尤為風行。
在美國,很少見三世同堂的大家庭,祖父母沒有撫養孫輩的義務。又因為人工貴,只有極為富裕的家庭才請得起保姆,因此育兒的擔子只能落到父母身上。
已婚美國人休閑活動慣常以家庭為主體,週末在參觀、購物中心、各種遊樂場所,到處可見抱著、用小籃提著、背著、或是推著孩子的大男人。甚至在一些學術會議上,我也曾多次見到媽媽專心開會而爸爸在旁照顧嬰兒的場景。
爸爸們做的還不止這些。有的爸爸與妻子平分育兒任務。一個著名的例子是我很喜愛的一本育兒雜誌的編輯,特麗莎和弗萊德。他們兩人是真正的合作者:兩人在雜誌上的署名是"聯合編輯",在生活中則聯合育兒,每人都上兩星期班,在家帶兩星期孩子。兩人輪換,所以他們的一雙女兒常問:"這週是爸爸還是媽媽?"從這種安排裡,他們覺得獲益匪淺:他們得以親身體會不同環境中的父母的感受,促進了他們的編輯工作。更重要的是,他們覺得孩子從這種安排中獲益良多。孩子吸取雙方的優點,充滿了活力。
據報導,有兩百萬美國父親選擇留在家裡帶孩子,而讓妻子去工作養家。有的家庭這麼做是因為妻子收入比丈夫高,比如妻子是律師而丈夫是教師。有的是因為丈夫更有耐心,更喜愛教養孩子的經歷。這些"全職爸爸"樂此不疲,還利用網際網路互相鼓勵,組織"全職爸爸協會"哩!
- 關鍵字搜索:
- 美國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