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中國可能吸取相反教訓

中國正在控制由於官員早期否認和欺騙而擴大的薩斯疫情,共產黨開始為緩和危機而評功擺好,新聞媒體把戰勝薩斯說成促進全國團結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過程。但專家和學者擔心,政府可能從這次危機中吸取相反教訓,加強統治,而不是更多發揮個人主動性。

中國青年報說,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成為鑄造民族精神的課堂。紐約時報說,但某些學者和媒體評論認為,薩斯更多暴露了中國政治文化的缺點而不是優點。他們說,全國各地的恐慌性反應,北京和其它大城市民工的混亂逃跑、幾乎全靠中央政府防治薩斯--這些都暴露了中國社會秩序的脆弱性。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專家許記霖說,「這場抗薩斯戰爭全靠政府主導。如果一個社會面臨危機只能被動地依靠政府控制,這本身就代表著潛在危機。」

許記霖說,中國處理薩斯危機的方式就不如美國處理911危機的方式。他說,恐怖襲擊激發了美國人的愛國熱情,促使人們支持紐約。但薩斯危機卻分裂中國社會。數百萬民工不顧政府呼籲他們留在那裡,逃離北京,因為他們是被作為下等人看待,沒有社會權力,很少得到醫療。民工逃離引起薩斯蔓延到農村的可能性,那就更難控制。他擔心如果政府認為權威是限制薩斯的關鍵,政府可能從薩斯危機中吸取反面教訓。現實正相反,人們需要把自己看作社會的一部分,應當依靠自己而不是政府。

紐約時報說,隨著薩斯疫情緩和,中國開始出現對政府處理薩斯問題的坦率辯論,而這種辯論在不鼓勵公開討論敏感話題的社會很不尋常。

北京的中學關閉一個月後22日開始復課,小學要關到六月中。中國衛生部23日報告全國4人死亡,26例新薩斯病人。北京出現15例,仍然是全國最高。雖然最近幾天新病例數字上升,但官方更加有信心認為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疫情可能很快消退。

恢復正常的情緒促使學者在官方新聞媒體和網際網路上提出一系列評價。雖然多數人認為政府控制薩斯有功,即使支持政府的評論也說這些努力不能被看作黨領導的制度取得勝利。

中國經濟時報在頭版評論中強調當局在防治薩斯中的失誤,包括「遲報、隱瞞和阻止媒體曝光--這一制度下的習慣行為。」

批評者的焦點是共產黨老式的控制機器復活。居委會、工作單位和村民委員會得到權力隔離來自薩斯疫區的人,強行隔離同薩斯病人有接觸者,教人們如何洗手、倒垃圾和培養其它良好衛生習慣。

雖然這些基層黨組織過去在政治動亂時期都被動員起來,但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發展,類似活動正在進入歷史。

宣傳機器也開足馬力運轉。電視新聞充滿對衛生人員的煽情敬意,稱他們是「白衣戰士」和「白衣天使」。胡錦濤引用「人民戰爭」的說法抗擊薩斯,而那是指共產黨五十多年前農民起義奪取政權的戰爭。

有些批評家說,全面動員雖然有積極意義,但也破壞了人們對自己和社區更負責任的努力。

在薩斯危機期間,政府和黨對各種細節問題發號施令,包括派人給被隔離者送食品、醫院對農村病人如何收費。個人和社區應當在沒有官方指令時自行處理這些問題,如果黨總是領導一切,個人就沒有主動性。

21世紀經濟導報說,過去政府管理一切的社會模式已經無法涵蓋快速發展的社會。很難依靠政府滲透每個社會細胞。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