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臺灣薩斯疫情擴大 三所醫院集體感染

 2003-05-01 06:2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美國之音消息,臺灣的三所醫院相繼傳出醫護人員集體感染事件,使薩斯疫情繼續擴大。臺北市薩斯疫情進一步擴大。繼和平醫院爆發集體感染被封閉之後,鄰近的仁濟醫院也因護理人員集體感染薩斯而遭到封院,成為第二家被封閉的醫院。由於臺北市醫務人員緊張,臺灣中央政府決定接管仁濟醫院的封院工作。星期二夜間有傳出鄰近和平醫院的另外一家醫院中興醫院懷疑爆發院內感染。

中興醫院院方表示,該院幾天前接收一名由仁濟醫院轉來的患者,當時醫護人員不知道他有可能感染薩斯病,只知道病人有肺水腫。兩天前,與這名病人同在加護病房的四名護士開始發燒,院方因此緊急向衛生局通報。

到目前為止,和平醫院薩斯通報病例再增加十二例,累積通報病例一百一十七例。臺北市長馬英九表示,目前臺北市通報疫情有二百九十六例,其中極為可能病例三十二例,懷疑病例十九例,待審病例九十五例。

*臺北市民人心惶惶*

臺北市民人心惶惶,因為香港、新加坡和越南等地的經驗證明,薩斯病的大面積感染都是從醫院集體感染開始的。但是臺北市衛生局長邱淑緹表示,臺灣的薩斯疫情已經達到高峰期,這預示著疫情的擴散將會減慢。臺灣陽明大學醫學院教授劉武哲也同意這一評估:「因為和平醫院沒有再增加新的病例。事實上仁濟醫院跟和平醫院差不多同一時候發生的,只不過它被衛生署認定的時期比較晚。所以它比較晚宣布封院。這樣的情況差不多就是高峰了。沒有再增加新的病例,而且死亡人數逐漸增多。這種情況就可能到了高峰。可能會很快緩下來。」

最近一個時期以來,越南、新加坡和香港的薩斯疫情似乎有所減緩。據報導,越南連續數日沒有出現新的薩斯感染病例,世界衛生組織因此把越南從限制旅遊名單上取消。另外,新加坡也連續三天沒有出現新病例。世界衛生組織一名官員在曼谷表示,來自香港、新加坡、越南和加拿大多倫多的報告顯示,這些國家的薩斯疫情已經到達高峰期。

但是劉武哲教授表示,人們不能因為薩斯病毒達到或者已經度過高峰期而掉以輕心。他說,薩斯病毒和其他所有病毒一樣,一旦進入人類世界就不會自行消滅,人類要做好受到反覆襲擊的準備:「這個病毒就像在東南亞的會議上所說的,這一來每年都會有了。比如說今年這個時候很猖獗,到了7、8月天氣好了可能就沒有了。但每年到了2、3月恐怕就會再來。病毒學本來就是這樣的,就像流行性感冒,第一次很嚴重,以後每年都有流行性感冒。幾年就嚴重一次。腸病毒也是一樣的,人類逃不掉。當然治療的經驗越來越豐富,死亡的情況就會越來越少。」

正如劉武哲教授所說的那樣,薩斯病毒是極其頑固的。據報導,香港醫院管理局及衛生署星期三天證實,幾名薩斯病人康復後又復發,當局正考慮延長病人康復的觀察期。 香港醫管局專業及公共事務總監高永文表示,其他國家和地區允許薩斯病人退燒後四十八小時即可出院,但是香港是在退燒後七天出院,之後還有十天觀察期。儘管如此香港還是出現了一些復發情況。目前香港醫療專家正研究薩斯康復病人再復發的原因。

*薩斯病毒感染與人種有關?*

這次薩斯疫情有一個很特別的現象是,感染地區的一些周邊國家並沒有出現薩斯病例。高雄醫學院附屬醫院傳染科主治醫生蔡季君指出,由於人種和民族的基因不同,薩斯病毒的反映也不一樣:「九成的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都是在大陸和香港。但是很奇怪的是日本和韓國沒有薩斯病例。當然現在交通這麼方便也不可能不受威脅,可是日本和韓國疾病呈現很少。看起來本身還是有不同的基因和種族性,我想這可能是很多科學家都在研究的一個重點。這也許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

但是劉武哲教授不完全同意蔡季君醫生的說法,他認為,人口的全球性流動必然會帶來病毒的全球性擴散:「日本和韓國要把它們在大陸的薩斯病人召回去,召回去就是麻煩呀。因為現在可以說分散到全世界,可能有的地方嚴重,有的地方不嚴重,但是人們在全世界的旅行這麼多,這麼頻繁,今年沒有得到的,以後不敢說不會。基因的問題也許有一點,但是基因的問題還在做,現在也不曉得哪個人種會得到。至少是中國,所以有人說這是中國的肺炎。」

根據其他國家的經驗,如果薩斯疫情達到高峰期後,至少需要兩個星期的時間疫情才會緩解。臺灣政府、衛生部門、朝野各黨都表示,今後兩個星期對臺灣來說將是至關重要的。他們呼籲民眾積極配合政府的各項防治措施,再堅持兩個星期,希望疫情會出現轉機。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