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 臺灣的懷舊風潮
最近走在臺北街頭,如果看到很多便利商店貼著海報宣傳「柑仔店」,可別以為是賣柑橘的水果店,這「柑仔店」要用臺灣方言指的是雜貨店。臺灣以前街頭巷尾,總會有這麼一家「柑仔店」,大人買日常用品,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小孩子呢,則被店裡瓶瓶罐罐裝的五顏六色糖果給吸引,偶而捏著一塊銅板,嚥著口水,從店老闆那兒買到一、兩顆糖果, 到一點兒「甜頭」,或者在店裡玩「戮戮樂」,就著一些紙盒戮洞,看可以中到什麼獎品,得到什麼小玩具的一種遊戲,總之,那就是臺灣很多人童年生活裡的小小樂趣。溫馨回憶
可那又小又舊的「柑仔店」(雜貨店),早就已經沒落了。多年來,隨著臺灣經濟的發達、社會的轉變,如同一家家小型超級市場的7─Eleven等,各式新穎光鮮的連鎖便利商店,早已取代了「柑仔店」。這種便利商店,24小時不打烊,全天整夜的在都市各角落燈火通明,如同一座城市進步的最佳象徵。可最近這些日子以來,這些取代了「柑仔店」的便利商店們,紛紛又打起了「柑仔店」的招牌,賣起了當年「柑仔店」賣的那些原已塵封在人們記憶裡的東西。
「麥芽糖、王子面這些都是我們童年的回憶,真好!」看到這些「老東西」的人們興奮地說著。
臺灣這股懷舊風潮,從去年底就開始漸漸蔓延開來,一些年終聚餐活動中,擺出了這些原本已經落伍的零食、糖果等竟然大受歡迎,還引起討論。嗅覺敏銳的店家們,自然有所反應。自今年初以來,先後懷舊起來,這家推出「柑仔店」專區,專門賣早年那種包裝的玩具與吃食;那家推出「原味覺醒」,同樣要以復古零食幫你尋回「臺灣古早味」,還賣「竹山蕃薯飯」,早年臺灣窮困,米飯不夠吃必須混著蕃薯粒吃,如今不會餓肚子了,但卻十分懷念起這種蕃薯飯。
吃的是如此,聽的呢?音樂上也出現懷舊風。歌手們開始重唱所謂經典作品,也就是10幾、20年前受歡迎的流行歌曲。
有的先推出小型演唱會,或是精選集,翻唱一些舊歌曲。有的唱片公司,則開始規劃力邀10年前、20年前,甚至30年前廣受大眾喜愛的紅歌星,重新推出唱片。
中文歌曲是如此,西洋歌曲也不例外。就有一群早年以唱西洋樂曲為主的歌手齊聚開了演唱會,輪番以多首過去知名的西洋流行樂,讓人們重新回味。
還有呢,開始出現一些餐廳完全佈置成臺灣早年生活的模樣,舊板凳、粗碗筷,以前的漫畫書、舊課本,各種「老」東西佈滿牆壁,走進去,讓活過那段歲月的人可以重溫舊夢,讓沒經歷過那段日子的孩子們,也覺得新鮮有趣,興味盎然。
懷舊變流行
如今在臺灣,懷「舊」這東西成了「新」流行。
有人說,這和「五年級生」大有關係。什麼是「五年級生」?這可不是指正在讀小學五年級的學生,而是指民國五十年代出生,也就是1960年代左右出生的人。在臺灣,是以「中華民國」的民國來計年,像今年公元2003年,就是臺灣所說的「民國92年」,而如果問人是那一年出生的,有時就會問「你是4字頭的,還是5字頭的?」也就是指「你是民國40幾年,還是50幾年出生的?」
大約兩年前,臺灣網路上有民國50幾年出生的人,自稱是「五年級生」,談了許多那一代人經歷過的事,引起了廣泛迴響,於是,「五年級生」這個詞兒開始流行起來,連帶的也用「四年級生」、「六年級生」、「七年級生」來代表其他世代的人,這在臺灣,如今幾乎已經普遍使用了。
其中,「五年級生」正是主角,這群人如今正值33歲到40來歲,正是社會的中堅份子,也是大多已結婚生子,負責賺錢養家活口的一代。因此,各行業「投其所好」,針對他們的童年回憶販賣「懷舊」商品,也是勢所必然。
只是,臺灣的「五年級生」為什麼會格外懷舊起來呢?除了因為人到中年,或人近中年,難免會有些懷舊情緒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整個大環境的影響吧!
很多人說,懷舊是其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感,世紀在交替之間,混沌未明,而臺灣如今經濟景況又已下滑,「五年級生」在成長過程中經歷了臺灣的經濟起飛,雖然小時候普遍並不富裕,但那單純樸實的年代,反而別有一番美好,以及往前努力的可能性與衝勁兒,對比今天,更加讓人懷念與回味。
一位在企業界任職的「五年級女生」就這麼說︰回想起小時候比較艱困的年代,只要去「柑仔店」,抽個東西玩就很快樂了,現在大家要由奢入儉,不妨回味艱苦年代,儲備繼續往前的動力。
有人說,懷舊會讓人懂得珍惜,想想過去那麼苦,只要"柑仔店"裡一點兒小小的「甜頭」,就可以高興個大半天,而在那麼不富裕的年代都可以自得其樂,滿足的過下來,現在還有什麼過不去的呢?
也有人說,人們越懷舊代表著對現實越不滿,對未來越茫然。現在,地球上又是戰爭,又是嚴重疫情的,似乎唯有懷舊才能重拾溫暖吧!
臺灣的懷舊風潮,接下來會越發興盛?還是流行一陣子之後慢慢消逝?也許,就看這世局的變化了。
- 關鍵字搜索:
-
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