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關稅再次下調沒效果 進口車價緣何不降反升

進口車漲價近一成

  2002年1月,豐田佳美2.4的價格是41萬元。雖然在2002年5月跌至最低點40萬元左右,此後就一直維持在42萬元左右。但這一形勢在最近發生了變化,因為3月份以來這種轎車的價格已經一路飆升至44萬至45萬元,進口車價平均漲幅接近10%。

  更重要的是,這種進口車價格的上漲並非個別現象。在同樣的時段,豐田車系價格普遍上漲,豐田RAV4也由原來的47萬元左右,上漲突破了50萬元。寶馬530i由65萬元上升到了81萬元,寶馬318i則由去年的不到50萬上漲到了將近60萬元。市場上一些奔馳、寶馬等進口品牌已經出現了斷貨局面。

  經銷商有意維持高價位

  那麼進口車價居高不下的原因何在呢。據分析,主要原因有三個。

  首先,許可證已基本用完。這主要指主流車型。一位圈內的朋友告訴記者,現在已經不是許可證緊張與否,而是根本就沒有。早在1月份一張3.0的證就被炒到16萬元,即使現在有證,也僅是一些非主流的車型。這部分車型對市場不會購成威脅,也就是說,看好某一車款的購車者,不會因為車價太高而將目光轉向非主流車型。

  進口汽車的成本升高也是原因之一。因為歐元和日元匯率持續走高,進口一輛2萬歐元的汽車將增加4萬元人民幣的成本,進口一輛240萬日元?約兩萬美元?的汽車將增加2.4萬元人民幣的成本。

  此外,部分經銷商有意共同維持進口車的高價位。據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現在的經銷商對進口車價格的操控能力不可小覷,在高額利潤的吸引下,建立攻守聯盟。事實上,他們有條件做到這一點:進口汽車的數量本身就供不應求,而購買進口汽車的消費者對幾萬塊錢又不是非常在乎,因此進口汽車經銷商也不會輕易降價。

  進口車由「主菜」變「調味品」

  進口車價不降反漲,它對車市的影響也是很大的。首先是由於進口車許可證的漲價,進口汽車產品結構出現了向高端方向轉移的趨勢。「一張許可證10多萬,用來進口20萬以下的進口車有些不值。」一位經銷商告訴記者。因此他們更願意用寶貴的許可證進口一些更貴的汽車。

  國產車價難受擠壓。以前的一個看法是,進口車尤其是低價進口車會對國產車價造成擠壓,並最終導致整個車市價格的降低。從現在的情況看,這種情況很難實現。反過來,國產車對進口車造成了壓力。

  其三,由於國產車今年在價格上又有下降,進口車和國產車價差進一步擴大,不少消費者轉而購買價廉物美的國產車。有人稱,這一趨勢也使進口汽車在中國汽車市場的作用,從過去市場上的一道「主菜」變為市場上的「調味品」。

  大幅降價尚需時日

  有人寄希望於今年關稅下調後進口車價能有所下降。因為從今年1月1日起,排量在3升以上的進口汽車關稅稅率從50.7%下降到43%,3升以下的進口汽車稅率從43.8%下降到38.2%。

  但是,進口車價的起落,配額的影響目前仍遠大於關稅。今年關稅分別下調了5.6%和7.7%,綜合稅率下降只有2%左右。這意味著,一輛到岸價為20萬元的進口車,綜合稅才減少4000元左右。因此,進口車價近期內大幅降低的可能性不大。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