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些當事人的開口說話,及一些相關事實逐漸變得清晰,魯抗醫藥股份有限公司(600789)在2002年歲末給國內證券市場留下的未解之謎有望逐步解開---雖然現在它還遠未到水落石出之日。
去年12月11日,魯抗醫藥刊登招股意向書,打算增發不超過4700萬股A股,17日就開始申購。14日,當公司董事長章建輝帶隊在北京進行最後一次路演時,卻突然接到中國證監會的電話通知,要求暫停增發,眼看快要到手的3億元左右募集資金,似乎變得遙不可及。
增發在股權登記日前被突然叫停,在中國證券市場上還絕無僅有。這在當時是一個謎。魯抗的公開解釋是「尚有未盡事宜」。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魯抗醫藥方面甚至還大呼冤枉,認為遭到了暗算。
但是,記者先後赴湖北武漢、山東濟寧採訪,發現「遭受暗算」或許是真,但就記者掌握的材料看,所謂「冤枉」則未必是真。
內部人舉報增發被暫停
去年12月12日,兩位魯抗內部人士直奔中國證監會,舉報魯抗醫藥利潤和收入涉嫌造假。
舉報人叫艾群策和吳德東。吳德東曾任魯抗靈芝股份公司的總經理,艾群策曾擔任魯抗靈芝的副總經理兼證券部部長。魯抗靈芝目前是魯抗集團的子公司。由於魯抗靈芝與魯抗集團之間的糾葛,最終促使二人走進了中國證監會的大門。
當天早上,艾群策和吳德東住在北京的一家賓館裡,打算上午到國家藥監局,反映魯抗醫藥母公司魯抗集團非法轉移走魯抗靈芝的經營許可證問題。一直從事證券投資的艾群策像往常一樣,習慣性地買了份當天的上海證券報。
報上的公告稱,魯抗醫藥將進行增發。
熟悉魯抗內部情況的二人吃了一驚,以魯抗的盈利水平,怎麼可能符合增發條件呢?因為在魯抗內部的會議上,魯抗醫藥董事長章建輝就不止一次表示過魯抗的經營並不樂觀。經過一番商議,二人決定前去舉報。
當天下午3點多,二人直接來到中國證監會,找到上市公司監管部副主任趙海英,舉報魯抗醫藥存在兩大問題:一是在2002年的105天之內,魯抗醫藥下屬的一個重要分公司魯原公司發生兩起重大爆炸事故,造成重大損失,但魯抗未盡信息披露之責;二是魯抗醫藥財務報表肯定有假,不夠增發條件。
證監會對財務造假似乎更感興趣。趙海英問,是否能夠肯定。艾群策表示,有魯抗醫藥內部的數據可以證實,必要時他們可以負責提供。
下午6點多,已離開證監會的艾、吳二人接到趙海英電話。她表示,二人反映的魯抗財務造假問題引起證監會領導高度重視,但由於事關重大,需要再到證監會核實一些情況。再次趕到證監會後,為了證明反映情況屬實,二人留下了身份證和護照的複印件,並以真實姓名在一份保證書上簽字。
在得到如此保證後,第二天下午,中國證監會就緊急召集魯抗負責人,要求魯抗暫停增發。為增發之事忙活已有時日的章建輝,在中國證監會聽到了這個最壞的消息。14日,魯抗被迫發布了一則含糊其辭的公告:「由於目前尚有未盡事宜,經本公司董事會討論決定,本次增發暫緩實施。」
此時魯抗方面確實沒搞明白,在即將發行的關口上,證監會為何會突然出此嚴厲之舉。
1月8日,中國證監會濟南證管辦組成調查組,進駐魯抗醫藥。
財務有假?
吳德東和艾群策向中國證監會呈交的證明材料,是魯抗醫藥2002年1-9月份的銷售數據表,接近200頁。無論怎樣看,這確實是一份非常具有說服力的證據。
顯然,問題的焦點集中在魯抗醫藥財務報表是否有假。魯抗醫藥註冊在山東濟寧市,於1997年2月上市,以生產抗生素類藥品為主。
根據魯抗醫藥公布的2002年第三財季報表,公司1-9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為7.82億元,主營業務利潤約為2億元,淨利潤為5137萬元。雖然利潤水平有所下降,但還是符合增發要求,即連續3年每年淨資產收益率平均達到6%以上。
但是,如果根據這份舉報材料,對魯抗醫藥的盈利水平則會做出完全不同的判斷。
這個資料庫的數據對1-9月魯抗醫藥產生的小到一個門診部或者一個私人診所的銷售收入都予以記錄。表上總計有全國各地共1300多家大小經銷單位,應該可以視為非常詳盡的原始數據,真實性簡直讓人無法懷疑。這份關鍵材料表明,魯抗醫藥1-9月份銷售總額計3.58億元,累計回款3.6億元。
也就是說,根據這個資料庫,魯抗醫藥的實際銷售額還不足第三季財務報表所公布的7.82億的一半。此外,據魯抗醫藥內部討論時的說法,公司的盈虧平衡點是每月實現銷售收入4000萬-4500萬元,據此艾群策推測,魯抗醫藥的真實盈利水平估計只是微利水平,甚至是有虧損可能。
面對質疑,魯抗醫藥在提交給中國證監會發行部的《要求盡快實施增發股的報告》中解釋稱,舉報人並不知道魯抗醫藥還有抗生素原料藥、中間體的銷售以及獸用抗生素的銷售,他們只是將魯抗醫藥與靈芝公司製劑藥品銷售業務往來「放大為魯抗醫藥的總銷售額」。
但是,這份舉報材料清晰顯示,靈芝公司替魯抗醫藥銷售的藥品只有2415萬元。而且這3.58億元的銷售額確實是1300多家經銷單位的銷售總額。「他們是想繼續欺騙中國證監會。」吳德東說。
來自魯抗內部的一些資料也為財務造假提供了佐證。
2002年8月,在章建輝所作的一次內部報告中,「一個虧損的企業能維持多久?」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報告充滿了不太樂觀的措辭,與公開的財務報表口徑明顯有別。
比如,「在今年上半年,職工醫院已虧了51萬元,靈芝公司虧了183萬元,魯原分公司虧了1452萬元,一分廠虧了169萬元,集團公司本部虧了727萬元。……請大家冷靜下來認真想一想,一個虧損的企業到底能維持多久?這種情況如不扭轉,我們很快也會資不抵債,也會無錢發工資」。
報告還坦言:「這幾年我們實際上是在吃股民的錢,企業發展也是股民的錢,才沒有像洗滌劑廠、印染廠,紡配(註:這幾家都是濟寧市的本地企業)那樣發不出工資,才搞成項目。」
事情既然到此地步,魯抗醫藥到底是一身清白,還是涉嫌財務造假,似乎只需要等待中國證監會的調查結論了。然而,圍繞它發生的故事還遠未結束。
舉報人遭打擊報復?
到證監會舉報完後,吳德東回到了濟寧。艾群策則返回武漢,因為那裡才是他的大本營。相對於吳德東一直在魯抗靈芝工作的內部人角色而言,只是因為投資關係才與魯抗靈芝產生聯繫、並短暫任職的艾群策更像是局外人。
這種角色的不同,在某種程度上,也決定了二位舉報者後來的不同遭遇。
剛回到濟寧的一段時間,吳德東還沒有遇到麻煩。他的分析是,估計魯抗此時還不知道是誰充當了舉報者。
但是,1月15日上午,吳德東接到通知,讓其去一下魯抗靈芝的總經理辦公室。吳德東到後,濟寧市中區人民檢察院反貪局綜合科的兩位檢察官已經等在那裡。他們對吳說,因為有人舉報他涉嫌貪污,需要他到檢察院去接受調查。
到檢察院後,軍人出身的吳德東堅持說自己是清廉的,就所謂「貪污或挪用公款」的說法作出反駁,表示指控不能成立。從上午9點到晚上9點,由於一時拿不出有力的證據,檢察院只能放人。但是從檢察官的話音中,已經流露出知道吳德東是舉報人。
檢察院直接用車將吳德東送到了魯抗集團。吳德東當即抗議:「我反映的是魯抗問題,而你們卻又把我交給魯抗,這不是故意整我嗎?」但是抗議無效。
魯抗集團紀委當即宣布對吳德東實行「雙規」,要求其交待經濟問題。於是,在一家賓館的一個房間裡,吳德東被魯抗集團十來個人以三班倒的形式看管起來,失去了人身自由。
1月22日,魯抗宣布對吳德東「雙規」結束,但是吳德東的命運並沒有因此好轉。濟寧市中區人民檢察院來到這家賓館,以「涉嫌貪污、挪用公款」為名將吳德東刑事拘留,直接送到濟寧市看守所重刑區。
吳德東在轉業前,曾是某集團軍空降師的一位團級幹部。在軍中服役20年的他不會想到,自己有一天居然會受牢獄之災,並且是與死刑犯、強姦犯和搶劫犯們關在了一起。不過,他表示當時是有思想準備的。因為早有風聲傳出,不可能讓他在家過春節,要把他送進監獄。
現在還難有直接的證據,表明吳德東是因為舉報魯抗造假而獲罪。但是,從後來的事態看,魯抗顯然明白了是怎麼回事。
1月31日,在魯抗醫藥的一次會議上,章建輝特意提出,「股份公司增發工作因暫緩發行,延誤了我們許多工作,使魯抗遭受重大損失,我們要認真反思,從中吸取教訓:一是要有保密意識,要認識到市場競爭的殘酷性,對魯抗內部文件報表要嚴格文件報表的編號、列印、傳閱、回收、歸檔等管理工作,對泄密行為要嚴肅處理。不能一邊搞著計算機、信息化、現代化,一邊丟掉了保密意識,致使公司的機密被人盜竊」。
由於舉報的關鍵材料是來自公司內部的財務資料庫,章的這段講話顯然不是無的放矢。
這期間,中國證監會和濟南證管辦的人還來到濟寧,希望吳德東能繼續協助提供證據。但是,見面卻是隔著鐵窗進行的,因為吳德東已經身陷囹圄。一身囚衣的吳德東表示,在此種處境之下,很難再繼續提供證據。
據說,中國證監會的官員也相當吃驚,沒想到舉報人並沒有受到保護,反而很快受到牢獄之災,表示回去要向中國證監會反映。
不過,在濟寧市中區檢察院,吳德東的案子轉到批捕科時被卡住了。1月28日,批捕科為是否批捕開了大半天會,最後認為證據不足。
1月31日,即除夕那天,在多方努力下,檢察院同意對吳德東進行取保候審,讓他回家過春節。這種做法也值得玩味。
目前吳德東仍處於取保候審期間,並被監視居住。濟寧市中區檢察院一有傳喚,吳德東必須到場。軍人出身的吳德東倒是還能承受,但是其家人卻被搞得人心惶惶。吳德東在監獄期間,他家的門窗玻璃被砸,並且不時接到恐嚇電話。
至於下一步會是怎
- 關鍵字搜索:
- 魯抗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