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官要有官根

某地一個鄉領導出事了,出事就是因為兒子結婚,大擺婚宴四十多桌。對於他的處分,很多人議論紛紛。說政府小題大做的有之,說鄉領導不會辦事有之……但是有一點是公認的事實,就是鄉領導上面沒有多大的根基。

在官場上沒有根基,是為官的一大忌諱。官場重任,如果沒有根基,不僅干不好工作,而且還會得到的位置而再失去。就像某鄉黨委書記因為幾著宴席被罷免,就是最好的例子。假如這個鄉領導沒有得罪人的話,別人也不會舉報他。但話說過去,官場不被舉報的幹部幾乎沒有一個。問題可能出現在根基上。這位鄉領導上面是有人,沒人也提不起來。但是,上面的人說話沒有管用。這樣問題依然是出在根基上。在官場出問題的很多,但是就看你上面有沒有根基或根基是否硬的問題了。

沒有根基,不僅沒有人提拔你,而且出了問題,官場會對你落井下石。有了根基,非但有人提拔你,而且出了事會有人主動攬湯。某機關一年出了兩個事,一件是一個中層幹部私分了1000元錢的獎金,被開除。可是,不久,另一個中層幹部揮霍貪污了幾十萬,被有關部門查出來後,單位領導從單位拿出了幾十萬給他補上了窟窿,這位中層幹部好官依然為之。處理之所以如此懸殊,關鍵是各自的根基問題。這讓我想起了一個幽默笑話。

幾個單身女幹部,分析沒有被提拔的原因。甲嘆氣說:「咱是上邊沒有人。」乙嘆氣說:「咱是上邊有人,但是在上邊的人,沒有用勁。」丙嘆氣說:「咱是上邊有人,人家在上邊也使勁了,但是上面的人卻不夠硬。」

其實,很多官員翻船,都是跟上面的情況差不多。前些時間,因為寫民主啟蒙的文章,觸動了當權者的神經,被點了名。事後,一位朋友出於關心,說:「咱在社會有沒有根基,寫那刺激的文章幹啥?別人行的事,在咱身上就不一定行。」

自古以來,除了建國初期,一些打江山的幹部靠真本事上來的外,很多幹部都是靠被人提拔上來的。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以來,歷朝歷代的幹部任用無不在老幹部的子孫中選拔。只是到了商鞅變法,一些新興的地主或軍人,才有了更多的當幹部的機會。隋唐以後,科舉舉士,一些知識份子才得以有當幹部的資格,但是,能否在官場混好,還要看這些人在官場的根基。

官險深似海,人如漂流瓶。官場中人,人人有問題,人人有把柄,要想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有根基或不斷地尋找大樹。很多沒有根基的人尋求保護根基,不惜奴顏婢膝,賣身投靠。買官賣官的幕後,其實質是在尋求官根,尋求官場保護傘。《金瓶梅》中的西門慶為了尋求官根,把女兒嫁給了八十萬禁軍楊提督的兒子。楊提督事發,西門慶通過他人投奔在蔡太師門下,認蔡太師為乾爹。

中國歷來的官場政治,並不是通過公開的選舉的,而是有少數人來提名內定官員制度。這種情況下,有政治背景的、有關係的人,也就是官場有根基的,才有可能被提拔上來。近來,官場腐敗,官場接班現象更為嚴重,在這種情況下,一大批有官根的高幹子弟提升最快。

從三皇五帝,到秦皇漢武,再到今天,官根問題依然是官場的主流。如果你的父親是皇帝,你就是諸侯;如果你的父親是個諸侯,你就是地委書記;如果你的父親是縣太爺之類,你也就可能是好局的局長。沒有官根的幹部混個局級,努得臉黃;有官根的幹部混成大幹部卻輕而易舉;這都是官根在官場背後起作用。

官根不牢,地動山搖。在官場栽大跟頭的人,並非自己罪惡纍纍,而是官根問題解決得不好。很多人生得意的年輕幹部,因為官根不牢,在風險難以預料的宦海中,很快翻了船。一部電視劇中:一位被判處死刑的犯人,談到自己悲劇的根源時,說:「作為農民出身的我,本來到縣長位置,已經很了不起了。可是,我並沒有就此止步。」

本文留言

作者翟羽佳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