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鏽鋼老鼠(劉荻):國安是如何不利於國家安全的

題目當然得有個限制:並不是所有的國安都不利於國家安全,民主國家裡的有限度的國安對國家安全可能會有一定的好處。所以國安同志們也應該學習:如何才能對國家安全有好處,而不是起到相反的作用。

有人曾經論證過絕對的極權是如何的不可能:沒有人能夠一個人進行極權,都必須依靠類似國安的力量,因此也必須進行某種程度的分權:把權力分給國安。國安成了一支獨立的力量,有自己的既得利益,對於極權者來說,也是某種威脅。前蘇聯就是這樣:它的「三權分立」是克里姆林宮、紅軍和克格勃。當然在史達林時期,克格勃的頭子如葉若夫之流,在被利用過了之後,也被捲入了大清洗的漩渦,其目的只是為了殺人滅口。

中國的國安最大的問題,就像中國的其他政府部門一樣,在於它的無限。無限的意思並不是說其職能是無所不包  沒有人能做到這一點;而是說,無論是它的規模,還是它的職能,都有無限擴大化的傾向。最簡單的一點是,每一個當官的都想把自己的七大姑八大姨拉進政府機關,政府就無法不無限擴大。為此,我寧願取消對政府官員親屬經商的限制:讓他們都去做生意比都去當官要好些。政府的規模無限擴大,職能也必然要無限擴大:怎麼也得給多出來的人找到事做。雖然有一個「定理」是說,機關無論多麼膨脹,裡面的人也能把自己忙的不亦樂乎:那麼多人互相協調,就夠大家忙的了;不過,他們也還是得做點「正經事」,輸出點效率的。

就拿國安來說,人多了就可以收集更多的情報,具體說到網警,原來大概只進行關鍵字過濾,順帶重點盯一些敏感人物,而現在:「規定還要求網際網路經營者在進行新聞、出版和電子公告等服務專案時,記錄資訊內容和發布時間,網際網路網址和功能變數名稱、記錄上網用戶的上網時間、用戶賬號、電話號碼等資訊。」「根據新法規,一般的入門網站必須安裝專門程式,以檢查和複製其用戶收發的所有電子郵件。而那些包含敏感內容的電子郵件資訊則須交給有關當局。」據說中國的網民目前已經超過三千萬,而且以半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長。不知這麼多人的這麼多資訊,國安們都要收集了幹啥,收集完了以後往哪兒放也不得而知。估計國安系統要是規模再繼續膨脹下去,還會要求馬路上的警察記錄下行人說的每一句話,至於記錄了這些有什麼用,就沒人知道了。

關於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有一個假設是合理的: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決不會隨著國安的增加而增加,也不會隨著國安們記錄的資訊的增加而增加,相反倒是應該有某種程度的負相關。但是那就意味著國安們收集的資訊越多,其有效資訊所佔的比例就越小,水分就越多。如果記錄下「資訊內容和發布時間,網際網路網址和功能變數名稱、上網用戶的上網時間、用戶賬號、電話號碼」和「其用戶收發的所有電子郵件」,恐怕其中99%的資訊都是完全沒用的。

有人會說雖然記錄的資訊多了,有用的資訊比例在下降,但總量是上升的。但是那意味著國安同志們得在大量大量的無用資訊中找到一點點有用的,說是大海撈針也不過分。三千萬網民在網上說的每一句話,是太大量的資訊,對於要處理它們的人來說,絕對是一場災難!沒有人有能力去處理它們,而沒有處理的資訊,實際上就是垃圾。甚至還不如垃圾,因為它們增加了從中尋找有用的資訊的成本,從而也增加了維護國家安全的成本,因而不利於國家安全。世界上的很多情報機關都是吃了這個虧,尤其是前蘇聯的克格勃:他們收集了太多鄰居間互相打的小報告,以至於到用的時候完全找不到重要的。在這方面大家都應該向美國的情報機關學習:他們定期公開國家機密,為的就是降低成本。

也有人會說,就算國安們收集了大量的資訊又沒有能力處理,也不過是對國安本身的工作不利,怎麼也不會比沒有國安,對國家安全有更大的害處。但是我要說的是:這種行為比沒有國安,對國家的安全更不利!

主要的原因是:那些資訊被國安收集了以後,恐怕就成了「國家機密」,別人恐怕就無法傳播,也無法利用,在這個「知識經濟」的時代,也就無法轉化成生產力。例如,軍備競賽為什麼會拖垮蘇聯,而不會拖垮美國,一個原因是傾全國之力研製的軍事科技,在美國就能夠幾乎全部轉化成民用,促進經濟增長;而在蘇聯,就全成為「國家機密」,嚴格保密,而無法轉化成生產力。在我們國家目前的情況下,也有一個例子:如果政府要求國內門戶網必須記錄用戶電郵內容,只會使更多的網民使用國外的電子郵件,不利於我國的網路發展。資訊無法轉化為生產力,就無法促進社會的進步;阻礙資訊的傳播,阻礙知識的傳播,就等於是在傳播愚蠢,也等於是在增加社會進步的成本,等於是在阻礙社會的進步。

恐怕還有人說,就算阻礙了社會的進步,又怎麼不利於國家的安全了?如果這世界上只有我們一個國家的話,哪怕社會退化到原始社會去,對國家安全也沒有什麼不利(當然原始社會是否有國家這麼一說,還是成問題的),但是這世界上不止我們一國,國際間存在著廣泛的競爭,一個國家如果低效能的話,就會被別的國家擊敗,落後就要挨打。這恐怕就是國安對國家安全最大的不利因素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