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交易缺乏信用中國大陸年損失逾五千億元

(中央社臺北八日電)中國大陸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蔣正華指出,大陸市場交易缺乏信用情況嚴重,「假、賴、騙、詐、欺」五大問題普遍存在企業之間,市場交易缺乏信用造成每年經濟損失超過五千八百億元人民幣。

香港星島日報報導,蔣正華日前在北京一個論壇上指出,市場交易中因信用缺失、經濟秩序問題造成的無效成本,已佔中國大陸GDP的一至兩成,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每年高達五千八百五十五億元,相當於中國大陸年財政收入的百分之三十七,國民生產總值每年至少減少兩個百分點。

蔣正華表示,中國大陸審計署曾對一千兩百九十家國家控股企業的資產損益表進行分析,發現百分之六十八的企業財務報表存在嚴重不實,違紀金額超過一千億元。中國大陸企業擺脫信用危機急需解決假、賴、騙、詐、欺五大問題。

報導說,非法造假是信用缺失的主要表現,中國大陸每年因產品質量低劣或制假售假造成的損失達兩千億元,具體行為包括合同欺詐、逃廢債務、偷稅漏稅、走私騙匯、虛假報表、黑幕交易、價格陷阱、偽裝上市、地方保護等。

蔣正華說,造假猖獗關鍵在於失信的成本太低,收益過高,刑法的懲罰力度還不夠,對惡意操縱證券市場、公司公布虛假信息等失信行為還無法可依。

本文留言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