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華:美國日常文化四題

王曉

美國是當今世界上碩果僅存的超級大國,其文化的影響力也自然非他國所能匹敵。好萊塢大片之風靡全球便是例證之一。然而我們瞭解的美國文化通常僅是美國的大眾傳媒文化和意識形態文化,最能代表美國人生存狀態的日常生活文化則由於地域的阻隔而不為大多數中國人所知曉。我利用赴美國克萊蒙特大學訪問的機會,有意識地體驗真正民間性的美國文化,儘可能深地沉浸於美國人的日常生活之中,遂有了這篇美國日常生活文化四題。

1、鼓勵文化

初到美國,深感自己的英語不精,無法與美國人盡情交談。但出乎我預料的是,幾乎所有與我對話的美國人都對我的英語大加讚揚:"你第一次到英語國家第N天用英語講話,能講到這個程度,已經相當不錯了。"剛開始聽到表揚時,我非常得意,似乎自己的英語真好到美國人都說好的地步。然而我很快就發現,表揚人是美國人日常生活中的習慣,他們會找到各種理由,證明你在某個方面做得很出色,所以,你要是沉溺於讚揚聲中而不思進取,就只能說明你還沒有進入美國文化的語境。

到美國不久,我去拜訪一個大名鼎鼎的老教授。老教授談吐幽雅,思維敏捷,我則由於初次在英語國家與英語文化界的名人用英語討論問題而口訥舌拙,感到自己的形象非常狼狽。見此情形,老教授立刻真誠地鼓勵到:"你已經做得相當好!"此時我已經瞭解了美國的鼓勵文化,知道老教授的話並不意味著我的英語真的說得好,於是發揚中國人崇尚謙虛的美德,起勁地進行自我批評,極力向老教授表白自己的英語是多麼差。本以為老教授會因此指出我英語口語中存在的問題,沒想到他老人家使出了美國人鼓勵華人說英語的最後一招:"你的英語總比我的漢語好!"聽到這種具有比較學意味的讚揚,我忙問:"您會說漢語嗎?"老教授坦然承認:"不會。"我禁不住笑了:"這是誇我還是諷刺我呢?"但我沒有把這個喜劇性的感想說出口,因為我知道老教授是真誠的--他確實已經想不出更好的鼓勵之言了。

在美國我有個必須完成的工作是用英語演講,向美國學者和學生介紹中國生態保護和生態文化建設方面的情況。這對於我來說是個極富挑戰性的工作,因為我並不流利的英語要接受高水平聽眾的檢驗。演講時正值期末,來聽的學生並不多,大多數聽眾都是白髮蒼蒼的老人,其中有大師級的學者和退休了的企業家。他們像小學生似地坐在椅子上,認真地聽,虔誠地問。有時候我的回答他們聽不清,他們在詢問前會以道歉的口氣說:"那是我的過錯(That is my fault)!"演講結束後,老教授和學生們紛紛走上前,祝賀我演講成功,其中不少人還與我合影留念。一位對人文學術也許並不精通的女士為了表揚我,特別選擇了學術外的角度,在演講後的小型聚餐會上給予我當天最為獨特的讚美:"你演講時的微笑很迷人!"在此時,我深切地體驗到了美國鼓勵文化的內涵和優越之處,因為我已經成為這種文化的受惠者。

後來我發現這種鼓勵主義文化充盈在美國人的日常生活中。老師對學生、朋友對朋友、本國人對外國人均以鼓勵為主。在需要批評別人時也會將相應的意思翻譯為鼓勵式語句:"你如果這樣做,效果會更好。"著名的實驗主義/試驗主義學說能在美國流行,是有深厚的日常生活基礎的。美國人喜實驗,重創新,不怕犯錯誤,正是鼓勵文化深入人心的結果。鼓勵文化的主流地位造就了生機勃勃的個性主義精神和民族活力。美國的經濟實力和文化影響力長期居世界第一,除了某些優越的先天條件(地大物博,人口壓力小)和後天因素(兩次世界大戰均是受益者),鼓勵文化作為內因功不可沒。

2、禮讓文化

美國是個競爭激烈的國家,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由此引發了不少社會問題。電影和新聞中的美國經常與暴力事件聯繫在一起,讓人感到這是個不安全的國家。然而到了最能代表美國人典型生存狀態的中小城市,我卻發現自己置身於分外安寧的世界,人對人的友好讓我彷彿進入了世外桃源。構成美國人日常生活主旋律的實際上不是爭鬥和暴力,而是禮讓。

我用禮讓這個詞表達雙重的意思:禮貌和避讓。美國人的禮貌體現在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在小區裡見面,不管認識與否,必打招呼(早晨好,下午好,晚上好等),打電話和見面時總是甜蜜地寒暄(他們習慣於甜言蜜語),在公共活動中相遇至少要點頭致意,與他人說話時要儘可能專注地注視對方,等等。而且這種禮貌一般都要通過語言表達出來,僅僅通過微笑來示意是不行的。剛到美國時,我不習慣於與陌生人打招呼,總是以微笑代替寒暄,很快就發現美國人對我的微笑沒有反應,只好開口說話,逐漸適應了這種時時需要以語言向他人致意的生活方式。

與禮貌對應的是美國人相互禮讓的日常生活習慣。在超市裡人們總是自覺地不擋住別人的路,如果有人要從你身邊走過的話,他幾乎必定要說"Excuse me"(對不起)。不說任何話而硬從他人身邊走過會被視為極不文明的舉動。禮讓文化最多地體現在路上:行人與機動車互不相讓在發展中國家(自然包括咱中國)是普遍現象,但在美國我卻從未看到。美國人開車時總是左右張望,到了路口都要停下來,確定沒有行人和其它車輛後才緩緩駛過。要是恰好有行人走過路口,司機都會耐心等待,等行人走過後,才繼續前行。行人有時也有讓汽車先走的意思,但開車的人幾乎百分之百地揮手示意行人先走。有一次我走過某個沒紅燈的路口,看見有汽車正要駛過,便示意汽車先走,司機看見我在等待,連忙將車倒回數米,揮手讓我先行。在一些文明程度高的小城市,通常開車的人會在離行人十幾米遠甚至二十幾米遠處就停車了。汽車讓行人是美國的規矩,據說是寫在交通法規中的,違反者要受到嚴厲的處罰。美國的開車人不僅避讓行人,而且要相互避讓。兩輛車相遇時,司機通常要相互揮手,示意對方先走。這種路上的禮讓文明令不少來訪的中國人驚嘆不已。中國雖然有儒家的禮讓文化,但這禮讓必須服從等級秩序,所以,總是等級低的人禮讓等級高的人。開轎車的人在中國不是屬於有權階層,就是先富起來者,避讓行人對於他們來說是不符合登記秩序的。有的地方還制定了所謂"撞死了白撞"的法律,以為此乃現代化的標誌。這些規則的制定者可能沒有想到在最為現代化的美國,禮讓第一是公民必須遵守的道德法則,也是公民在日常生活中的習慣。所以,我覺得追求現代化的中國人應該認真地學習美國的禮讓文化。

禮讓意味著對他人的尊重,是對他人權利的承認,也是自己已經成長為個體的標誌--它意味著你已經有對他人負責的能力。個體的權利意識和責任意識是禮讓文化的基礎,也是美國人的現代意識的核心。它造就的是每個人的生活空間都得到尊重的公共文化。這種禮讓精神是目前大多數中國人所不具有的,所以,在足夠深的層次上理解美國的禮讓文化對中國的現代化必有裨益。

3、助人文化

我所見到的絕大多數美國人不但非常有禮貌,而且十分樂於助人。到美國第二天,我去超市購物,但不知道超市的確切地址,正在附近尋覓時,一位美國小夥子走了過來,很有禮貌地問:"你好像在尋找什麼?"我問:"超市在哪裡?"小夥子滿臉笑容地指點到:"就在那兒!"從他的表情可以看出,他為自己能幫助一個異鄉人而感到非常高興。

我在美國曾有幾次迷路的經歷,在問路的過程中更真切地體驗到了美國的助人文化。當我向一個女公交汽車司機問路時,她甚至停下了本職工作,專注地為我查地圖,用幾分鐘的時間為我找應該走的道路。我下車走向正確方向的過程中,她在車上不斷揮手向我指點方向,直到確信我走對了路,才開車離去。美國大多數城市的大街上都行人稀少,有時候整條道路上都沒有行人,問路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只要遇到了其他人,他們必然認真地為你指路,其熱情和真誠常常令人感動。

美國的助人文化與中國有很大的不同:助人者通常不會妨礙被幫助者的自由,並且儘可能地不涉及金錢。我的房東莎麗是個七十多歲的老太太,人很善良,她見我沒有汽車,幾次帶我外出辦事。每次她決定讓我搭車時,總會禮貌地問:"王博士,我不知道你有沒有空?如果有空,可以搭我的車出去,反正我要去辦事。"實際上到了目的地後,我發現她並沒有自己的事要做,她這樣說是為了讓我這個被幫助者沒有心理負擔。她讓我搭她的車,本是為了我的方便,但她卻認為幫人做事也要徵得對方的同意。這正是美國精神的體現,助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尊重他人的自由。美國的助人文化是以個人主義為基礎的,所提倡的是一個獨立個體對另一個獨立個體的幫助,助人者的自由和被幫助者的自由在這個過程中都必須獲得尊重。這與東方群體主義的助人文化有根本的不同。

對財產權的尊重使得美國的助人文化有著鮮明的資本主義品格:幫助人通常以不涉及金錢為原則,在涉及金錢時一定要訂立合約,被幫助者或者要以某種方式償付所涉及的金錢,或者要有明確的感謝方式。但是一些在美國的華人則超越了這個原則,為美國的助人文化增添了東方風格。咯杉磯有個在華人圈中影響很大的企業家曾慶華,便以無私助人而著稱。只要中國的來訪者到了那裡,不管多晚,只要給他打個電話,他總會去接送。在華人知識份子聚會時,他常常擔當司機的角色,接送年長者和來訪者。他的資產並不十分雄厚,但卻常常向華人文化基金會和華人學者捐贈,並且不求回報。我與他有過幾次深談,知道他的助人主義除了受基督教影響外,更源於儒家文化對仁、義、忠、誠的提倡。由於他早已加入美國籍,所以,我把他的助人行動也當作美國助人文化的一部分。雖然這種超越金錢原則的助人文化在美國還不是主流,但我從中看到了令人振奮的東西。這是華人對美國助人文化的獨特貢獻。

4、感恩文化

在許多中國人的想像中存在著一個聲色犬馬的美國,不少人甚至帶著對艷遇和狂歡的期待到美國的,但是到了美國以後他們會失望地發現美國人大多十分嚴肅和保守。嬉皮士、崩克、垮掉分子已經集體退向歷史深處,代替他們的是中規中矩的當代美國人。這與基督教文化在美國的主流地位有因果關係。美國人大多數都是基督徒,對於神、世界、他人的感恩情懷支配著他們的日常生活方式。

基督教強調人的幸福源於神的恩典,所以,人應該對神和神所創造的世界懷有感恩之心。這種思想對美國人的影響是決定性的。美國人的集體活動無論規模大小,基本都有短暫的感恩儀式。主持者是牧師、召集人、與會者中最有聲望的人。感恩辭有一定的模式,但具體內容由主持人現場創造,參會者則與主持人一起朗誦或默念感恩辭。大體內容是感謝神賜予我們豐饒的食物、相遇的機緣、幸福的生活,願神的恩典永遠與我們同在。我在美國參加的大部分活動都有一種感恩的氛圍,美國人對此是非常認真和虔誠的。美國式的個人主義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造就出原子般孤獨的個人,因為對神、世界、他人的感恩意識使美國人的個人主義中蘊涵著一種以神為中心的集體主義。每個人都是感恩者和感恩的對象,是與神聖存在和他人聯結著的個體,所以,感恩文化實際上是以個人為基本單位和現世目的的群體文化。

感恩文化體現在美國人生活的各個方面。對神的感恩意味著對他人的感恩,因為在他人身上體現著神的愛。"Thank you"(謝謝您)是美國人最常說的話之一,而被感謝者總要以"You are welcome"(意思比"不用謝"多,包含著對感謝者的肯定)。甚至許多夫妻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斷說"Thank you"和"You are welcome",這在中國人看來既沒必要(夫妻間何必如此客氣),又過於程式化(幹嗎總用一種方式表達謝意),但由此可以看出感恩文化在美國是多麼深入人心。在美國,你對他人的感恩之情是必須說出來的,這是一種訴諸語言的感恩文化(大概是因為上帝是通過話語創造世界的,西方人總是努力把一切都變成話語),不將自己的感恩之情化為語言會顯得很沒有禮貌,在公共場所中更是如此。顧客在美國不會被當作上帝(將人比作上帝是對神的不敬),但卻會實實在在地是感恩的對象。你購買了商家的貨品,既為商家帶來了利潤,也為政府納了稅(在美國買東西均要上稅),自然是感恩的對象,所以,商店的僱員一定會說"感謝你"和"祝你今天一切好"之類的感恩之語(中國的商家也開始引入感恩文化)。我這次在美國演講完後,大多數前來聽講的人(其中不少是大名鼎鼎的學者)都與我握手致謝。我知道他們不一定從我尚顯笨拙的英語中獲得多少享受,但他們認為我既然付出了勞動了誠意,就應該感謝我。這種感謝看似程式化,但卻是完全真誠的。

美國的感恩文化將基督教思想與現代社會對個人的尊重結合起來。它將神聖存在、他人、自我在日常生活中聯結為整體,乃是終極關懷和世俗關懷的統一。美國的現代化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原因固然很多,但感恩文化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中國要實現現代化乃至後現代化,也應該建立和弘揚自己的感恩文化,以讓個體主義有更深厚的根基。

我在這裡所說的是佔主流地位的美國日常文化。它在居民文化水準和生活水準比較高的中小城市表現得比較純粹。在窮人和外來人口較多的大城市,上述四種日常文化雖然仍存在,但卻被複雜的語境所弱化了。通常我們所說的美國病作為文化現象和社會現象主要存在於這些大城市中。由於美國人的生活重心已經完成了從大城市向中小城市的位移,所以,本文所說的四種日常文化乃是美國民間文化的主流。理解這一點對理解美國文化非常重要。


(《議報》)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王曉華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